约7280字。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终质量评估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一) (二) (一) (二)
得 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4分)
八年级语文课本为我们打开了一片学习语文的新天地:《安塞腰鼓〉中陕北人民释放出奇伟 páng( )礴的能量,让人民感受到强烈的生命律动;《壶口瀑布》中黄河之水推搡着、驰骋( )着,发出 ① (A.震耳欲聋 B.振聋发聩)的声音,仿佛要掉进壶口的漩涡,跟着黄河一起 ② (A.奔腾 B.喧腾)。是的,我们在这里感受到了很多,学到了很多,但如果仅仅守住课内这一隅是远远不够的。语文学习更广阔的天地在课外,我们应把课内外的语文学习结合起来,以课内学习为起点,以此辐射到课外。到生活中去,到大语文的环境里,汲取语文知识和思想文化的琼浆。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páng( )礴 驰骋( )
(2) 给语段中①②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2分)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演讲的类型很多,但大都要有鲜明的观点、明确的态度、清晰的思路、充实的内容。
B、《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正义》,《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C、柳宗元到湖南永州做官后,常常探山访水,流连于自然胜景,他写的《小石潭记》正是在人生顺境时所作。
D、庄子笔下的“鹏”这一形象对后世影响深远。它的形象随着岁月的积淀越发完美,越发深入人心。人们感叹于它的力量,赞美它的搏击万里,志向高远,意志坚定。从某种意义上,大鹏成了我们民族的精神追求和象征。
3、古诗文默写。(8分)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 学记》)
(2)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庄周用比喻和夸张来描述鲲鹏奋飞时的情形的句是 , 。(《庄子》二则之《北冥有鱼》)
(4)杜甫寄身漏雨茅屋,却为他人疾呼“ , ”济世情怀令人动容。
(5)《石壕吏》中,表现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诗句是
, 。
4、八(二)班组织了以“和”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8分)
(1)研学日,乡村探“和”
同学们在乡村文化墙上探寻到了“和”元素。根据左面这幅墙画的内容,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其宣传标语的一项是(2分)
A.家庭和美万事兴
B.随声附和人心齐
C.邻里和睦似一家
D.人景相和美如画
(2)善学用 家风展“和”
下面有四项体现家风的内容,假如你想请书法家写一条横幅挂在家里的厅堂,你会选哪项?请结合家庭实际简述理由。(3分)
A.家和万事兴 B.天道酬勤C.百善孝为先
选 项,理由
(3)汇报课,学子说“和”
班级举行了汇报交流活动。下面是某小组同学查阅相关资料后准备的发言稿片段,阅读后完成(1)(2)小题。(共3分)
中国“和”文化内涵丰富,影响深远。首先,中国古人“【甲】”的哲学观,倡导人们将天地万物视作同自己紧密相连的生命而和谐共生。其次,中华文明在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中形成了“【乙】”的思想。另外,中国人的社会观主张承认和尊重个体差异,在多样性中寻求统一,以达到【丙】的目标。除此之外,“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等传统美德所承载的“【丁】”的道德观念,体现了中国人崇德向善的美好追求。从古至今,“和”文化已经影响到中国人生存与发展的许多方面,成为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