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31490字。
2023级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四个大题,共 6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 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西方戏剧的观念与中国戏曲的观念,是迥然有别的。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对戏剧进行了理论总结,写下著名的《诗学》。他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悲剧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排……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有性格,仍然不失为悲剧”。中国的戏曲理论,无论是明代的汤显祖还是清代的李渔,阐述的重点都是在演员的演技和唱腔方面,剧本的故事无不处于次要的位置。这种理论上的差异,自然造就了舞台演出的分疆。
西方的戏剧注重情节,强调客观真实性。演员的演出力图逼真。苏联时期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要求演员在演出中放弃自我本性完全投入到角色中去,以期最大程度地符合剧情的客观真实性。他在排演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时,这样处理威尼斯的小船驶过舞台:“船下要装小轮子。小轮子必须妥善地装上一层厚橡皮,使船能平稳地滑动……小船要十二个人推着走,用鼓风机向口袋里吹胀了气,以此形成翻滚的波浪……使用的槽是锡制的、空心的,在空心的槽里灌上一半水,摇橹时里面的水便会动荡,发出典型的威尼斯河水的冲击声。”舞台上一切的安排就是要把一个不容怀疑和增减的情节让观众接受。
中国的戏曲注重的是演员的表演,对戏曲的情节并不十分苛求。戏曲也强调逼真,但这种逼真不是在摹仿现实的细节摹仿得惟妙惟肖的基础上,而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把舞台上没有的东西“无中生有”地表现给观众看。如德国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看了梅兰芳表演的《打渔杀家》后写道:“他表演一位渔家少女怎样驾驶一叶小舟,她站立着摇着一支长不过膝的小桨,这就是驾驶小舟,但舞台上并没有小舟……观众这种感情是由演员的姿势引起的,正是这种姿势使得这场行船的戏获得名声。”他在歌剧的史诗剧实验中,吸收中国戏剧艺术经验,创作了《四川好人》。
(摘编自陈伟《中国戏曲点燃布莱希特的理论火花》)
材料二:
近年来,话剧演出常出现“一票难求”的盛况,这说明话剧艺术广受观众的欢迎,也反映话剧舞台上一些可喜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话剧作品赢得包括年轻观众在内的更广泛观众群体的认可。不少作品注重当代的民族化表达,以贴近生活的细腻视角,塑造更具个性、更加真实的话剧艺术形象。英模人物在话剧作品中展现出愈加鲜明的个人特质。话剧《桂梅老师》开篇即通过桂梅老师之口明确了“人”的主题,剧中所塑造的“时代楷模”张桂梅,性格坚毅,言行之间流露为孩子们深思熟虑的关爱。编剧王宝社
1.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基于西方戏剧和中国戏曲的观念差异,中国戏曲的演员专业素养普遍高于西方戏剧演员。
B. 《奥赛罗》这部戏剧中非常注重演员有关“无中生有”的表演的真实性。
C. 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融入戏剧表演,成为戏剧表演中的主要部分。
D. 青春版《牡丹亭》的亮点在于下半场现代舞与昆曲混搭的部分。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依照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人物在戏剧中有严肃、一定长度的行动,就可以称为悲剧,比如《哈姆莱特》中主角哈姆莱特想要行动,却又不知如何行动,就属于悲剧。
B. 《四川好人》这部戏剧在实践中吸收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经验:演员在舞台上通过语言和动作表现了她想象的内容
C. 当下的年轻观众群体更加认可有个性、有戏剧张力的角色,他们更期待话剧作品能够以贴近生活的细腻视角,塑造话剧艺术形象。
D. 科学技术为话剧带来新生契机体现在科技与艺术创作结合后,戏曲表演上能够有更多表现手段、创作方法和演出形态。
3. 下列选项中最能证明材料一中传统中国戏曲理论侧重点的一项是( )
A. 王国维认为元曲之佳何处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
B.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戏剧表演的意义就在潜台词上,创作时台词来自剧作家,而潜台词是来自演员的。
C. 曹禺认为写戏主要是写“人”。
D. 鲁迅认为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4. 请简要论述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 近年来,中国戏剧推陈出新,海外传播影响力与日俱增,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以《牡丹亭》为例,谈谈中国戏剧转型成功的原因。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中国戏曲的演员专业素养普遍高于西方戏剧演员”错,“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对戏剧进行了理论总结,……这种理论上的差异,自然造就了舞台演出的分疆”,文中没有比较两个国家演员的专业素养。
B.“《奥赛罗》这部戏剧中非常注重演员有关‘无中生有’的表演的真实性”错,“西方的戏剧注重情节,强调客观真实性……以期最大程度地符合剧情的客观真实性”,《奥赛罗》这部戏剧属于西方戏剧,强调情节上的客观真实性,不追求“无中生有”的表演。
C.“科学技术融入戏剧表演,成为戏剧表演中的主要部分”错,“如今,科技越来越多地融入话剧艺术,成为其机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之相融共生”强调的是科技与戏剧相辅相成,并未指出科技成为戏剧表演的主要部分。
故选D。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西北风钻进了晋西北的群山,在山峰和沟谷间尖利地呼啸着,似乎把裸露的岩石都冻裂了。路边几棵孤零零的槐树在严寒的侵袭下,时而传来树枝的折裂声,偶尔一截粗大的树枝被寒风刮落到地上,砸在潜伏的战士们的背上。
战士们一动不动地趴在公路两侧的土沟里,他们身上盖着枯草,既能御寒又能隐蔽。李云龙看见路边的草都在微微颤动,他知道这是身穿单衣的战士们在寒风中被冻得发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