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8120字。

  浙江省舟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周易》认为世界万物是由阴阳之间相互作用、共生相克的结果。由两条鱼组成的阴阳八卦图,很好地总结了我们的先民对世界万物运行规律的理解,也很好地总结了我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特点。至于八卦、六十四卦,则是在阴阳世界观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方法论,主要阐述了在不同情况下要采取不同行为,让自己处于有利位置。
  欧几里得时代,他全面总结了以前的研究成果,写成了《几何原本》一书。《几何原本》之所以会如此重要,是因为它是一个完整的形式逻辑体系。欧几里得以天才的构思,总结了古希腊人的思维框架,即合理的假设—缜密的演绎—结论。这一套思维模式绝然不同于中国的阴阳哲学思维模式。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近代科学、现代世界的格局等等,无不是在这样的思维框架下产生的。
  要理解西方人逻辑思维框架与我们有何不同,就得先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阴阳哲学体系,不但是我们的世界观,也是我们的方法论。在我们理解的世界里,有两种或多种力量一直在竞争斗争,他们共生相克——这是我们三千年来每天生活的一部分。这种二元论的思维模式,是理解中华文明的核心密码,是我们的生存基因。这套世界观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适应能力,就像抱着的两条鱼,任何一方随时要适应对方的变化,活下去就是我们生活的全部意义。我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了中华民族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我们不惧变化,认为变化就是生活的本质,我们也随时准备着适应世界的变化。这决定了我们的文明可以延绵不绝。其次是它的包容性。我们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自身存在的前提是对手的存在,所以适度的中庸退让是我们理性的选择。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和文化能像我们一样,是从心底里认同与敌人是可以共存的。但这套世界观和方法论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创新的能力,为什么会缺乏创新能力,这一点要和西方的逻辑文明对立起来比较。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通过合理的前提假设,后面所有的定义、定理、各式结论都是从前面的十大公理推导出来的。推导的过程实际上是等量置换和不等式置换的过程,最后推导出各种神奇的结论。这些结论都是可靠的,或者说在平面条件下都是对的。这就是一套完整的逻辑体系。逻辑思维整个过程简单地说就是:合理的假设—演绎(等量置换,不等式置换)—结论。这三者中的核心是前提假设能力,是常识、经验、判断、价值观,而不是演绎能力,演绎能力未来计算机都可以实现。这样一套简单的思维模式在西方世界渐渐生根落地。文艺复兴后它和实验科学结合在一起,于是现代科学诞生了,并爆发出惊人的力量,颠覆一切固有的势力,新的世界出现了。
  不同的哲学体系最后形成了两种差异很大的文明。目前的种种冲突,很大程度上是文明的冲突,但最根本上是思维方式的冲突,以及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的社会文化、心理、组织、生活习惯、传统等等的不同。我们只有不断吸收先进的文化,特别是吸收西方的逻辑思维能力,保留我们自身优秀的基因,认真思辨,去伪存真,扬长避短,才能在这场生存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一点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摘编自杨均明《东西方先哲对思维模式的总结》)
  材料二:
  相比常识,逻辑往往更稀缺,更重要。因为常识更多是知识,而逻辑则是一种思维;常识只揭露了某一时段和地点的现实,逻辑揭示的是现实背后的永恒规律。
  逻辑的力量,至少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人熟悉的阴阳八卦图,总结了先民思维方式特点,即世界万物由阴阳相互作用、共生相克。
  B. 阴阳哲学体系让中华民族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因而我们选择中庸退让,承认对手的存在和变化的本质。
  C. 西方的逻辑思维模式,与中国的阴阳哲学思维模式大不相同,从而形成了两种差异很大的文明。
  D. 逻辑比常识更稀缺更重要,因为常识仅仅是知识,而逻辑则是一种思维,逻辑揭示的是现实背后的规律。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欧几里得总结了古希腊人的思维框架,这一逻辑思维过程中,前提假设能力是三者中的核心,有了合理的前提假设,最后就能得出保证其可靠性的结论。
  B. 欧几里得总结撰写的《几何原本》奠定了西方的形式逻辑体系,这种思维模式最终形成了现代科学,缔造了新的世界。
  C. 人格上的缺陷会使人们轻易放弃理性,从而让谎言大行其道,个体变得愚蠢。只有逻辑训练才能让人变得智慧,社会变得更有信任。
  D. 逻辑是把双刃剑。它是人们打破“思考特权”的利器,可使人变得聪慧理性,但也能成为奴役人的工具,古代的暴君就是利用了这一点。
  3. 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B.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戴德《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篇》)
  C.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李斯《谏逐客书》)
  D. 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冯友兰《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
  4. 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掌握逻辑思维的现实意义。
  5. 请运用所学,结合材料二中的相关内容,从推理或论证的角度展开分析,并将分析的结果填写在表格空白处。
  逻辑推理或论证方法 推理过程或论证过程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只要失去运用理性、使用逻辑思考的勇气, 个体就会走向愚蠢。 如果个体没有走向愚蠢 ____________
  演绎推理 (三段论) 凡是一戳即破、经不起逻辑推敲的话, 都是假话。 ____________ 你的话是假话
  归谬法 少数服从多数, 那么绝大多数网友支持的一定是对的, 因此, 网络暴力是不存在的。 ___________ 网络暴力是存在的
  【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A.“即世界万物由阴阳相互作用、共生相克”错,偷换概念。由材料一第一句“《周易》认为世界万物是由阴阳之间相互作用、共生相克的结果”可知,世界万物是阴阳两个事物的结果。
  B.“因而我们选择中庸退让,承认对手的存在和变化的本质”错,曲解关系。由材料一第三段“我们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自身存在的前提是对手的存在,所以适度的中庸退让是我们理性的选择”可知,承认对手的存在也是前提,且选项缺少“适度”限定。
  D.“常识仅仅是知识”错,以偏概全,由材料二第一段“因为常识更多是知识,而逻辑则是一种思维”可知,常识不仅仅是知识。
  故选C。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追寻
  袁方华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哎?几十几道湾上有几十几只船哎?几十几只船上有几十几根杆哎?几十几个艄公哟嗬来把船儿扳?我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哎!九十九道湾上有九十九只船哎!九十九只船上有九十九根杆哎!九十九个艄公哟嗬来把船儿扳……
  爷爷豁齿漏风的歌声里,我都忘了这是第几次给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