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090字。

  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情调研七年级语文试题
  2024年7月    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学校开展“学习时代楷模”活动,下面是小明搜集并整理的资料,请你阅读这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张桂梅在云南华坪县中心学校教书时,第一次(    )贫穷带来的苦难:学生们没钱置办衣服,买不起饭,甚至家长来交的书费是拼拼凑凑在桌上(    )的一把零钱。张桂梅把这些看在眼里,常自掏腰包带学生吃饭,帮他们交学费,添置衣服和被子。她意识到:贫困的女孩将成为贫困的母亲,贫困的母亲又将养育贫困的下一代。于是张桂梅想创建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为大山女孩提供教育机会,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②张桂梅为了创办学校,她四处“化缘”,处处受阻,所以5年只募集到1万多元,但是她锲而不舍,仍然积极努力想办法。在2008年4月,张桂梅终于得到市、县政府200万元的资助,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并被选聘为校长。张桂梅以身作则,带领17名老师打扫卫生,逐渐建造完善学校环境,迎来第一届新生:96个女孩。
  ③“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张桂梅时刻温暖着别人,却将自己的不幸深埋心底。丈夫早逝、没有子女、没有财产、身患肿瘤……这些都没有击垮她。相反,张桂梅凭借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事业新模式。张桂梅就像一盏明灯,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大山女孩的梦。
  1.请你指出资料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括号里的字形判断都正确的一项(    )(3分)
  A.募集(mù) 提供(gōng) 目堵 撒
  B.锲而不舍(qì) 倔强(jué) 目堵 洒
  C.碾作尘(niǎn) 添置(tiān) 目睹 洒
  D.拼凑(còu) 选聘(pìn) 目睹 撒
  2.学习委员觉得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表达欠妥,请写出修改后的原句。(3分)
  3.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学习感受,其中修辞作用分析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3分)
  A.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创造一片生命的绿洲。
  分析:这句话运用比喻。写出了“我”受张桂梅事迹感染,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帮助最困难的人。
  B.生活给予你纸屑,你回之以艺术品;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
  分析: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气势磅礴地写出张桂梅在教育扶贫时不管面临什么困境,都以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点燃并成就贫困地区孩子们的梦想。
  C.张桂梅老师扎根贫困地区40多年,不遗余力践行着“只要有一口气就站在讲台上”的诺言。
  D.山里的女孩无缘无故辍学了,张桂梅爬过最高的山、趟过最深的河也要把原因查个原形毕露,帮助她们解决困难。
  4.小鹏要拟写一副对联向张桂梅致敬。请你选择对仗最为工整的一项(    )(3分)
  上联:爱生如子,持校如家,   ①   。
  下联:   ②   ,积劳成疾,愿为蜡烛照前程。
  A.①甘架人梯圆学梦    ②疾病满身 B.①政府支持建校园    ②疾病满身
  C.①甘架人梯圆学梦    ②捐资助学 D.①政府支持建校园    ②捐资助学
  5.小平用学过的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来表现张桂梅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请你选出这两句诗的出处。(    )(3分)
  A.唐朝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B.宋朝王安石《登飞来峰》
  C.唐朝杜甫《望岳》 D.宋朝陆游《游山西村》
  二、名著阅读(5分)
  6.根据阅读积累,把表格补充完整。
  阅读方法 内容呈现 批注
  浏览目录 第16章  漫步海底平原
  第17章  海底森林
  第18章  太平洋下四千里
  第19章  瓦尼可罗群岛
  第20章  托雷斯海峡
  ——《海底两万里》目录 通过检索目录,可以大致了解航海路线。在航行至托雷斯海峡时,鹦鹉螺号遭遇了搁浅,最终   ①   (人名)(1分)从容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圈点勾画 吃苦,他不怕;可是再弄上一辆车不是随便一说就行的事;至少还得几年的工夫!过去的成功全算白饶,他得重打鼓另开张打头儿来!祥子落了泪! 划线处祥子落泪的原因是   ②   。(2分)除此之外,作品还多次提及祥子的“泪”,比如:   ③   (情节概括)(2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7.感受古诗文之魅力,体味语言之精妙。我们可以领略祖国大好河山:“荡胸生曾云,(1)______”(杜甫《望岳》)是东岳的高峻、幽深;“飞来山上千寻塔,(2)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是绍兴城外宝林山的神奇景象。我们可以感受季节的变换:“黄梅时节家家雨,(3)______”(赵师秀《约客》)是夏初江南的温柔;“(4)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是冬季北方的凛寒。我们也可以领会古人的情思: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用“(5)______,(6)______”两句巧借乐府古曲之名,抒发游子乡愁。
  四、阅读与鉴赏(44分)
  (一)阅读《题江湖伟观》,完成下面小题。(7分)
  题江湖伟观
  刘黻①
  柳残荷老客凄凉,独对西风立上方。
  万井人烟环魏阙②,千年王气到钱塘③。
  湖澄古塔明寒屿,江远归舟动夕阳。
  北望中原在何所?半生赢得鬓毛霜!
  【注】①刘黻(fú):南宋爱国诗人,屡遭贬斥。此诗写于南宋灭亡之前。题目中的“江湖”,指钱塘江、钱塘湖。②魏阙:高大的楼观,代指朝廷。③钱塘:临安别称。
  8.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柳残、荷老、客孤,从物到人,给人以孤独哀伤之感,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颔联用“万井人烟”“千年王气”写出南宋朝廷统治下临安的太平景象,表达诗人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
  C.尾联中“北望中原在何所”表达出诗人对故土收复无望的迷茫与哀痛。
  D.诗歌描绘的临安城有荒凉之景,也有繁华之象,隐含着诗人对南宋朝廷安于现状的讽刺和不满,突出其忧国伤己的情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