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2920字。

  大理白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全卷四个大题,共23个小题,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等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相关信息,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非选择题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迄今为止,全世界对于“什么是智能”尚无统一认识,但经过多年的探索,人工智能已然走出了两条道路。一条道路是行为主义学派,另一条道路是内在主义学派。其中,行为主义学派主张用机器模拟人类的智能行为,追求的目标是机器行为与人类行为的相似性,而非内部工作原理的一致性。而内在主义学派主张必须用机器模拟人类大脑的工作原理,即类脑计算。
  1956年至今,人工智能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代人工智能的目标是让机器像人类一样思考。思考是指推理、诊断、学习等思维探索活动。无论做管理工作还是技术工作,都需要两方面的能力,一是在某个领域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二是具有很强的推理能力。其中推理是指运用知识的能力,换言之,是从已有知识出发,推出新的结论、新的知识的能力。基于以上分析,人工智能的创始人提出了“基于知识与经验的推理模型”,该模型的核心是若要实现机器思考,只需将相应的知识放入计算机即可。这一推理模型的核心思想是知识驱动,通过计算模型来实现让机器像人类那样思考。
  第二代人工智能主要模拟人类脑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第二代人工智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感性知识的传授。我们常说知识是人类智慧的源泉,知识是理性行为的基础,这里的知识来自教育,主要指理性知识、分析问题的方法等。但感性的知识难以用语言传授,也无法从书本上获得。所有感性知识都在不断观察、不断倾听的过程中学习累积,第二代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沿用了这个方法。但是第二代人工智能的所有数据(图像、语音等)均来自客观世界,它的识别只能用于区别不同的物体,并不能真正地认识物体。
  第三代人工智能的基本思路是必须发展人工智能理论。迄今为止,人工智能尚无较为成型的理论,更多是模型和算法,且第一代和第二代人工智能的模型、算法都有很多缺陷。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科学完备的人工智能理论,在此基础上,才能发展出安全、可控、可信、可靠和可扩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对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而言,虽然提高了效率和质量,但系统越信息化和智能化,也就意味着越不安全。
  (摘编自光明日报《人工智能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材料二:
  智能制造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贯穿于产品、制造、服务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及相应系统的优化集成。根据智能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本技术特征,智能制造可总结归纳为三种基本范式,即:数字化制造——第一代智能制造、数字化网络化制造——“互联网+”制造或第二代智能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新一代智能制造,如表1所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行为主义、内在主义两个学派分别从模仿人类的智能行为和模拟人类大脑的工作原理两种不同的思路探索人工智能。
  B.第二代人工智能主要模拟人类脑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通过观察和倾听来识别不同的物体,但它不能真正地认识物体。
  C.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在人工智能理论发展科学完备的基础上,提高了效率和质量,但系统越信息化和智能化,也意味着越不安全。
  D.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速度和创新强度是影响新旧文化此消彼长的关键因素,这导致人工智能技术成为一种破坏性创新。
  2.根据材料二的图表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字化制造是智能制造的基础,它贯穿于智能制造的三个基本范式和全部发展历程中。
  B.智能制造的三个基本范式同时具有时间上和目标上的延续性,三种智能制造次第展开。
  C.智能制造的三个基本范式是相互交织、迭代升级,体现着智能制造发展的融合性特征。
  D.智能制造的三个基本范式中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中的智能化比重随范式演进增加。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代人工智能的目标是以知识驱动,让机器像人类一样思考,只需要将相应的知识放入计算机即可实现。
  B.人工智能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它从模仿人思考开始逐渐走向智能化,其魅力就在于它永远处在探索的路上。
  C.作为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智能制造范式的诞生和演变发展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紧密联系。
  D.优化AIGC模式,加快建构优秀传统文化等本土大数据语料库,有助于生成具有一定创意和质量的本土内容。
  4.当前,文化与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深度融合,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下,人类的文化创作模式正在发生着颠覆式改变。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是否会替代人类的文化生产?请结合材料三谈谈你的认识。(4分)
  5.人工智能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它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数字化的个体,我们可以被收集,也可以被分析、被输出。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我们该如何共赴中国智能未来。(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小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千里江山图(节选)
  孙甘露
  “你们醒了?”那女人站起身来到凌汶床头,朝她伸着个俏脸,说个不停,“睡了一觉气色好多了。昨天晚上你们进来,脸色都蛮吓人的。我姓陶,叫我陶小姐好了。”牢房里原本气味难闻,这个女人一靠近,倒带来一阵香味。
  “总算有人来了,我在这里好几个月了,厌气得要死。要是进来三个就更好了,可以凑一桌麻将——”她咯咯笑了起来,“女人蹲监房不大有的,你们不会和我一样,也是被冤枉的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