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1900字。
山东省济宁市2023—2024学年度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中央领导人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创新起主导作用。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个要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渗透、融入各个生产力要素之中。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知识越丰富,劳动技能就越高;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劳动资料也将相应更加先进,劳动对象的数量和质量也会随之提升。通过创新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将科学技术渗透和融入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中,并促进三者优化组合,就会推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为此,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动能。
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近代以来的几次工业革命,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要看到,我们过去主要是依靠资源等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这种粗放型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必须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有效解决发展方式粗放、产业层次偏低、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问题,有力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全要素生产率能够综合反映资源配置状况、生产手段的技术水平、生产的组织管理水平等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为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良好基础。抓住机遇加快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有利于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步伐。
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和方向,而且能够带来更高的商品生产和流通效率。它充分体现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从根本宗旨看,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问题导向看,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忧患意识看,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
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要适应科技发展新趋势、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选自曹永栋《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材料二: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仅是生产力发展的点的突破和局部调整,更是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推动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推动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方式。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生产函数发生改变,资源环境硬约束强化,已经不可能像高速增长阶段那样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驱动经济增长,必须转向更多依靠全要素生产率提高驱动经济增长。新质生产力以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核心标志。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发挥创新的主导作用,通过创新大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目前要想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从根本上彻底抛弃以往的粗放型的发展方式。
B.能够很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宗旨。
C.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将更多依靠全要素生产率提高驱动经济增长。
D.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产力的三个要素之间相互融合,彼此促进,这一特点决定着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强科学创新的原创性、颠覆性。
B.十八大以来,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等做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C.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对推动高质量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D.如果实现生产力发展点的突破和局部调整,完成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我国就能实现从粗放增长到集约增长的转变。
3. 下列选项,最不符合新质生产力特点的一项是(3分)
A.比亚迪的第二代刀片电池系统将于今年8月正式发布。新一代电池的能量密度将提升至190Wh/kg,搭载该电池的纯电车型续航里程有望突破1000km。
B.百度全新一代知识增强大语言模型“文心一言”能够与人对话互动,回答问题,协助创作,高效便捷地帮助人们获取信息、知识和灵感。
C.某加油站为提高营收,提高投资额,在当地增加了加油站的数量;为了吸引顾客,提高服务质量,增加了服务人员数量,使得加油更快更便捷。
D.某企业把提高员工的生产水平和能力摆在重要位置,每年都安排员工到国内外先进企业进修学习,提升了员工的业务水平,促进了企业发展。
4. 结合对上面材料的理解,下列对这幅图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科技和创新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
B.近三年政府工作报告都将科技和创新作为重要任务,尤其是2024年,重视程度超过以往任何年份。
C.“新质生产力”是在原来“创新驱动”“现代化产业体系”等说法基础上提出的更系统、更科学的理论。
D.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和技术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容之一,近年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5.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更大程度推动高质量发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黑鱼
韦如辉
老话说,不打不相识。此话不虚,母亲跟韩桂枝就是这个样子的。
时间要回到N年前,我还小,刚记事。
夜里,下了大雪。雪还没有成团往下掉的时候,家里的座机突然响了。母亲的一只脚才伸到被窝里,哎呀,这是谁呀?母亲慌忙把那只脚从被窝里抽出来,趿拉着棉鞋,来到电话机前,伸出手又蜷回来,好像面前是一块烧红的铁块。上一次,也是夜里,电话响了,父亲从工地的脚手架上掉了下来。
姨奶明天要从武汉来。母亲长舒了一口气,打开门,成团的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