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7700字。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法庭关心的是最近发生的事件与现场目击的证人,而且对证据的要求是很严格的。一个目击者不能假设任何事,不能猜测,不能保证,也不能评估。当然,他也不可以说谎。有了这些严格规范的证据,就能百分百掌握事情的真相了吗?
  与法庭相比,历史学家关心的是已经发生的事件,而且绝大部分是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事件。事件的所有目击者都死了,他们所提的证据也不是在法庭上提的——没有受到严格的规范。这些证人的证据很可能存在猜测、推想、估算与假设等情况,我们没法看到他们的脸孔,以便推测他们是否在撒谎。所以,一件历史的“事实”——虽然我们感觉很相信这两个字代表的意义,但却是世上最难以捉摸的。
  当然,某一种历史事实是可以确定的。1861年4月12日,美国在桑姆特要塞掀起了内战;1865年4月9日,李将军在法庭向格兰特将军投降,结束了内战。每个人都会同意这些日期,除非当时全美国的日历都不正确。   
  但是,就算我们确实知道内战是何时开始,何时结束,我们又从中学到了什么?事实上,这些日期确实被质疑着——不是因为所有的日历都错了,而是争论的焦点在这场内战是否应该起于1860年的秋天,林肯当选总统,而结束于李将军投降后五天,林肯被刺。
  你可以说,至少我们知道,不论内战是不是从桑姆特之役开始,这场战役确实是发生在1861年4月12日。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前面提过,这是在特定限制之下的史实。在那场战役之后,内战是否仍然可以避免呢?如果可以,我们对一个多世纪之前所发生的这场战役还会如此关心吗?如果我们不关心——我们对许多确实发生过,但自己却一无所知的战役都不关心——那么桑姆特之役仍然会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史实吗?
  如果要给历史分类的话,我们应该把历史归类为小说,而非科学论著。这并不是说历史学家像诗人或小说家那样在虚构事实。一个好的历史学家是不会编造过去的,他认为自己对某些观念、事实,或精准的陈述责无旁贷。不过,有一点不能忘记的是,历史学家一定要编纂一些事情。他不是在许多事件中找出一个共通的模式,就是要套上一个模式。他一定要假设他知道为什么这些历史上的人物会做出这些事。他可能有一套理论或哲学,编纂出适合他的理论的历史。或者,他会放弃任何置身事外的模式,强调他只是在如实报导所发生过的事件。但是即使如此,他也总不免要指出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行为的动机。你在读历史书时,最基本的认知就是要知道作者在运作的是哪一条路。不想采取这个或那个立场,就得假设人们不会故意为某个目的而做一件事,或者就算有目的,也难以察觉——换句话说,历史根本就没有模式可循。
  和许多历史学家一样,托尔斯泰对历史就有这样的理论,尽管他不是历史学家。他认为,造成人类行为的原因太多,又太复杂,而且动机又深深隐藏在潜意识里,因此我们无法知道为什么会发生某些事。
  历史学家的理论会影响到他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因此如果我们真的想要了解一个事件或时期的历史,就很有必要多看一些相关的论著。或许对每个美国人来说,知道一些有关内战的历史是有特殊意义的。我们仍然生活在那场伟大又悲惨的冲突的余波中,我们生活在这件事所形成的世界中。但是我们如果只是经由一个人的观点,单方面的论断,或是某个现代学院派历史学家来观察的话,是没法完全理解这段历史的。如果有一天,我们打开一本新的美国内战史,看到作者写着:“公正客观的美国内战史——由南方的观点谈起”,那这位作者看起来是很认真的。或许他真的如此,或许这样的公正客观真的可能。无论如何,我们认为每一种历史的写作都必定是从某个观点出发的。为了追求真相,我们必须从更多不同的角度来观察才行。
  可能会有人说,只有专业历史学家,那个写历史的人,才应该严格检验他的资料来源,与其他相反的论点作仔细的核对验证。如果他知道关于这个主题他该知道些什么,他就不会产生误解。
  让我们用修昔底德做例子。他写过一本有关公元前五世纪末,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著作,这是当时惟一的一本主要的历史书。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人能查证他作品的对错。那么,我们能从这样的书中学到什么吗?
  一场发生在25世纪以前的战争,对今天的我们似乎没有什么作用。每一个参与战事的人都早已长眠,胜败已无人在意,那些被征服又失落的城市已化作烟尘。但是这样的历史还是很重要的,因为后人会读修昔底德的书,他们会发现自己的处境仿佛与惨遭分割的希腊城邦的命运一样,他们会把修昔底德的历史当作行为模式的指引。虽然说起来很奇怪,但其实我们阅读历史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发生的事。
  修昔底德说过,他写历史的原因是:希望经由他所观察到的错误,以及他个人受到的苦楚与国家所受到的灾难,将来的人们不会重蹈覆辙。如果你阅读历史的观点是设限的,如果你只想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事,那你就不会从修昔底德,或任何一位好的历史学家那里学到东西。
  历史是由古到今的故事,我们感兴趣的是现在和未来,有一部分的未来是由现在决定的。
  (摘编自莫提默•爱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桑姆特战役之后,美国并没有发生内战,那么桑姆特之役或许就不会成为一件意义重大的史实而被人们关心。
  B.一个优秀的历史学家只有对某些观念、事实,或精准的陈述责无旁贷,不编造过去,才能写出真实的历史。   
  C.站在单一立场讲述的美国内战史很可能失之偏颇,而由南方观点谈起的美国内战史,才是真正公正客观的内战史。
  D.未来是由现在决定的,因此我们可以由历史中学习到未来的事物,甚至由修昔底德这样活在二千多年前的人身上学到东西。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之所以要把历史归类为小说,而非科学论著,是因为历史中包含了很多主观因素,而不像科学著作那样客观。
  B.根据历史记载,我们可能会知道历史上发生过哪些事情,但未必能确切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情。
  C.美国内战至今依然对每个美国人都有特殊意义,他们的生活依然受到内战的影响,因此他们都想更全面地了解美国内战的历史。
  D.我们一直生活在由历史而形成的世界里,历史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本身,更在于它给今天的人们带来的启示与思考。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篇以法庭对事实真相探求的不易与历史学家对历史真相探求的艰难作类比,证明历史“事实”的难以捉摸。
  B.作者以美国内战开端日期存在不同观点为例,意在证明即使是看似确定的史实,也可能因解释不同而存在争议。
  C.作者引用托尔斯泰的观点,意在证明历史根本没有模式可循,因为历史学家讲述的历史具有极强的主观性。
  D.作者用修昔底德做例子,意在证明探求历史真相不只是历史学家的责任,因为历史学家也有思维或视野受限的情况。   
  4.请根据文本,概括历史“事实”难以捉摸的理由。(4分)
  5.通过阅读文本,你在了解历史事实方面获得了哪些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找出与题干相关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内容,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摩托车穿过春天的荒野
  李娟
  摩托车实在是个好东西,因为它比我们强大。在这片荒茫茫的大地上,它轻易地就能把我们带向双脚无力抵及的地方。当我站在大地上,用手一指:我要去向那里!于是我就去了。但我又突然为发现了这世上可能真的再也没什么做不到的事情而隐隐不安——好像我们正在凭借摩托车去迫不及待地、极方便地、迅速而彻底地永远离开了什么……但是,又想到,到了今天,这已是我们无法避免、无法拒绝的现实了。呃,也未尝是件坏事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