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010字。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和运用(24分)
学校举办“寻找临潼记忆”系列活动,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参加。
1.(4分)阅读回答问题。
【登高怀古】骊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南,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东西绵延25公里,山势逶迤,树木葱茏,因远望宛如一匹苍黛色的骏马而得名。若天气晴好,从山顶俯瞰关中:犬地,一览无余。
同桌小华登上骊山,有感而发,写下了一段随笔,请你帮他解决遇到的文字问题。
登上骊山烽火台,眺望着秦始皇帝陵,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远处的渭河,见证了无数朝代在关中大地上纷至tà采,又分崩离xī。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山脚下昔日的皇家宫苑已成为中外游客打卡地,这些历史的遗迹需要我们倍加珍惜,游览时不要做那些大煞风景的不文明行为,要守护好这些宝贵的历史记忆。
(1)请根据语境,写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2分)
①眺 望着秦始皇帝陵。
②游览时不要做那些大煞 风景的不文明行为。
(2)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所对应的汉字。(2分)
①纷至tà 来
②分崩离xī
【吟诵抒情】
2.(6分)晴空万里,登高望远,在骊山之巅,同学们看着家乡的山川大地,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同学们纷纷吟诵最近学过的诗句,抒发心中所想,你也准备大显身手。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内容。
有同学吟诵了唐代诗人李白的《上李邕》中名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两句诗就是受庄子在《逍遥游??北冥有鱼》中的“(1) ,水击三千里,(2) ”雄奇瑰丽想象的影响。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由茅屋被风雨袭击的遭遇,生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3) ”的呼喊。韩愈在《马说》中用“故虽有名马,(4) , ,不以千里称也”来慨叹人才被埋没。《礼记??大道之行也》中“选贤与能,(5) ”二句提出理想中大同社会推选人才、与人相处的原则。
【重游历史发生地】
3.(4分)下山途中同学们经过骊山半山腰的兵谏亭景点。小华听到有导游正在给游客进行介绍,小华回来整理了导游讲解的一段内容,请你帮他解决遇到的文字问题。
①西安事变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事件之一。②事件的主要发动者张学良说“我把天捅了个窟窿□③周恩来评价张学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④骊山是这一事件的主要发生地,所以,在此用浮雕形式记录这一史实, 民族英雄, 民族精神。
(1)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1分)
(2)依次填入语段第②③句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
B.”。 ”。
C.。” 。”
D.”。 。”
(3)请将下面的词语分别填写在第④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1分)
A.弘扬
B.缅怀
【学习劳模精神】
4.(3分)临潼的记忆不光存在于历史遗迹中,也有社会主义建设者感人的事迹,庞玉芹就是其中一位,同学们去参观了她的事迹展览馆。小华想起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主人公保尔,觉得他们二人有共同之处,请你阅读以下案例,对庞玉芹和保尔的共同精神品质进行简要总结。
案例一:
尽管庞玉芹身体残疾,但她从未放弃对南刘村的改变。连续24年如一日,她身体力行,致力于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在她的努力下,南刘村的经济收入逐年提高,村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
案例二:
1994年大早时,南刘村的农作物几近绝收。面对这样的困境,庞玉芹并没有沮丧或放弃,而是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她决定修建南刘水库,以解决用水问题。在她的带领下,村民们共同努力,最终将1500多亩旱地变成了水浇田,这不仅解决了生产用水问题,还为南刘村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