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740字。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8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1)胜人者有力,              。(《老子》)
  (2)大道之行也,             。(《礼记》)
  (3)                     ,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4)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咏梅》)
  (5)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              ,             ”诗句表达自己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6)面对烟波浩渺、汹涌澎湃的洞庭湖,你自然会想起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诗句“                 ,             ”。
  2.(7分)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这里是广袤大地上最神奇的书写。从高空俯瞰盐城,亚洲最大的海岸湿地呈扇形匍匐shēn(  )展。潮汐和大陆碰撞出的这片滩涂至今仍在生长,长江、黄河都曾在此流向大海。两条河流裹(  )挟泥沙从青藏高原一路向东流入黄海,成就出奇伟瑰丽的沙洲,暮夏初秋,几百万只候鸟在盐城黄海湿地换羽、mì(  )食后,又开启艰辛的生存飞行,大自然千百万年从西向东的河流运动,为如今候鸟从北向南的生命之旅提供了休憩场所。“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曾一度绝迹的麋鹿,如今在无垠的黄海湿地,数量不断增强。海堤内外、大路小径,人们常常与这种瑞兽不期而遇。这是时空、自然、生灵邂逅繁衍(  )的生生不息。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
  (2)语段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正确的句子。(2分)
  (3)“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出自《诗经??小雅》。《诗经》是我国诗歌        传统的源头。(1分)
  3.(6分)学校开展“倡导低碳生活”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为了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请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1分)
  (2)小妍搜集了下面两则材料,请你分别概括主要内容。(2分)
  材料一:
  一本教科书的一次循环使用,可以减少耗纸约0.2千克,节能0.26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66千克。如果全国每年有1/3的教科书得到循环使用,那么可减少耗纸约20万吨,节能26万吨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6万吨。
  材料二:
  据统计,回收1000千克废纸,可生产800千克的再生纸,节约木材4平方米,相当于保护17棵大树。一个大城市如能将一年丢弃的近万吨废纸全部回收利用,就相当于保护了数十万棵大树,这不仅节约了造纸的财力,更重要的是间接保护了森林资源,保护了地球生态环境。
  (3)小诚经常在公用教材上乱涂乱画,偶尔还会撕毁纸张,请你结合上面材料对他进行劝说。(3分)
  二、阅读理解(49分)
  4.(17分)班级开展“寻找古诗文中的春天”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
  城东早春
  唐??杨巨源
  诗家①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②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释】①诗家:诗人的统称。②上林:上林苑,诗中代指京城长安。
  【材料二】
  晚游六桥待月记
  明??袁宏道       
  西湖最胜,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①。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②数为余言:“傅金吾③园中梅,张功甫④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⑤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⑥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选自上海辞书出版社《古代小品文鉴赏辞典》)
  【注释】①岚:山中雾气。②石篑:即陶望龄,绍兴人。③傅金吾:金吾是官名。④张功甫:张鎡,字功甫。⑤罗纨:丝绸。这里指穿着绫罗的仕女游人。⑥夕舂:指落日。
  (1)《城东早春》第二句中“才”和“半”有何妙处?请赏析。(2分)
  (2)用斜线“/”为材料二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3)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粗字,只写词义。(4分)
  文言语句 方法借鉴 释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