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7070字。

  高二语文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什么人们常常会高估自己呢?当看到高手举重若轻时,人们会心生羡慕,希望自己也能快速成为高手,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心理现象。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一点儿天赋或者运气,前期学得不错,有些人就认为自己对某些技能已经有手到擒来的本领,自视过高,却常常在实际操作中出问题,这种现象被称为“达克效应”。
  达克效应似乎是专门为了“坑人”而诞生的,它不仅会让人高估自己的优势,还会让人无法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变得越来越盲目。比如,有些人自学几套拳法,就觉得自己是武林高手,找人挑战,没过几招就被对手打倒在地。可见,在没有扎实掌握一项技能时,就急着进行实战,表面上看提高了效率,但出错率也变高了,反而让成功之路更加艰难。不过,只要一个人经过系统学习和训练,就会大幅度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也能认识到自己之前的不足。
  心理学家认为,人天生有被人尊重的需要,简称尊重需要。当尊重需要无法被满足时,就会产生让人不舒服的自卑感。尊重需要得到满足,会让人心情舒畅,进而给人带来力量和信心,但是过度看重这种需要,反而会让自己变得脆弱。有些人为了满足自尊心,过度关注并赞扬自己,结果发展成了“自恋者”。
  自恋者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全世界都围着自己转。自恋,最早出现在一个人的婴儿期,因为婴儿对外面的世界没有太多认知,会处于一种“全世界围着自己转”的自恋状态中。随着婴儿长大,与外界接触逐渐增多,大部分人会变得不那么自恋。然而,有些人在成年后依旧过度自恋,幻想自己拥有巨大的成就,同时,内心深处还有非常脆弱的一面,十分需要他人的关注和赞美,也不会将心比心地关心他人,常常难以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如果一个人的自恋发展成为其性格中的一部分,那么这个人就患上了“自恋型人格障碍”。有时候,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会感染一部分内心不坚定的人,使他们成为他(她)的“忠实粉丝”。自恋者的粉丝通常是比较容易自卑的一群人,在自恋者的打压之下,他们觉得只有在自恋者身边才有价值,于是把自恋者当成偶像,追随左右。
  自恋者除了口头上夸耀自己之外,还喜欢展示自己的财富,即炫富。这些炫富者是内心空虚且不成熟的人,而真正在财富和精神上都十分富足的人,通常在生活中表现得较为低调。从长远来看,炫富不仅会损害炫富者的社交形象,还会加剧社会上的仇富心理,如果炫富者本身没有通过炫富行为达到心理上的满足,也会十分失落,从而严重影响自身的情绪。
  除了炫富,炫美——炫耀自己的外表,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自恋行为,如将体现个人魅力的照片发到网上,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其实,炫美并非人类独有,很多动物也会向异性展示鲜艳的羽毛、美丽的角、强壮的体魄。Selfie(自拍)这个英文单词诞生于2002年,但是却在10年之后才真正流行起来。自拍最大的好处就是给别人留下正面积极的印象。经过反复修图的自拍照,肯定是自己觉得最满意的,在社交平台展示之后,便会提高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朋友们的点赞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羡慕别人做事举重若轻时,个体也希望自己能够有这种能力,虽然这是一种正常心理,但体现了个体的自卑性格。
  B. 在尊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人们会产生自卑感,但作者也提醒人们不要因过度看重这种自卑而造成内心脆弱。
  C. 婴儿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有误时会产生自恋心理,但随着年龄的增加,接触更多的外部世界后这种心理就会弱化。
  D. “迷之自信”是自然演化的产物,有利有弊,正确地看待和运用这种心理,可能会帮助我们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坑人”一词用幽默的语言来解释“达克效应”,即达克效应会让人高估自己,变得盲目。
  B. “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内心既“强大”又“脆弱”,他们还会感染部分内心不坚定的自恋者成为其追随者。
  C. 文章在讨论炫富时,从炫富者有空虚且不成熟的内心和炫富造成的后果等方面来说明事理,行文脉络清晰。
  D. 文章解说自拍现象时,先写自拍的好处,然后写女性自拍和男性自拍的区别,并分析了男女自拍体现的心理特征。
  3. 下列对文中“理想化形象”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理想化形象”的内涵是可能将不具备的或者现在未体现出来的品质当成自己所拥有的品质。
  B. “理想化形象”是一种无意识现象,即便表现已很明显,但他自己意识不到把自己理想化了。
  C. “理想化形象”者如果能认清真实的自己,可能会对自己感到失望,因为真实的自己与理想化自我差距较大。
  D. “理想化形象”虽然可能取代现实中的自豪和自信,但其也有能动性,能够刺激人们接近它。
  4.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愚昧山峰阶段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无法准确评估自己的不足,因而可能出现过度自信。
  B. 绝望之谷阶段可能是意识到自己能力和知识水平的不足,因而进入一种自我怀疑和挫败的状态。
  C. 开悟之坡阶段是经历“绝望之谷”后对世界已有所领悟,但此阶段还不能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D. 持续平衡高原阶段知识和技能已经达到高水平,自我认知会变得更加清晰,不再刻意强调自己的知识。
  5. 请概括文章是从哪三个方面论证“达克效应”的。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但体现了个体的自卑性格”错,根据“当看到高手举重若轻时,人们会心生羡慕,希望自己也能快速成为高手,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心理现象”,可知这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没有体现自卑性格。
  B.“提醒人们不要因过度看重这种自卑而造成内心脆弱”错, 根据“但是过度看重这种需要,反而会让自己变得脆弱”,可知作者提醒的是不要过度看重尊重需要,而不是自卑。
  C.“婴儿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有误时会产生自恋心理”错,根据“自恋,最早出现在一个人的婴儿期,因为婴儿对外面的世界没有太多认知,会处于一种‘全世界围着自己转’的自恋状态中”,可知 婴儿会处于一种“全世界围着自己转”的自恋状态中,不是婴儿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有误会产生自恋心理。
  故选D。
  【2题详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永灿的烟花
  张舟娜
  永灿是骑着爷爷的三轮车来的。他有个大计划,暂时还不能让他们知道。也许一直要等他从安平镇车站坐上车到市里的长途客运中心,然后买上一张去杭州的车票,爷爷奶奶才会在他的枕头下发现他留的纸条。
  不过,在此之前,永灿得先筹到买车票的钱才行。他在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