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9220字。
陕西省咸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10页,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海底下面有生物并不稀奇,陆地底下不也有蚯蚓吗?不错,但是深海里发现的,是在直到海底下面上千米的岩石和地层里进行着另一类新陈代谢的微生物,它们构成了海底下的深部生物圈。
深海底下沉积物里有微生物,这早就知道,也并不意外。上世纪五十年代调查船在太平洋底取沉积物柱状样,结果确实有微生物,只是向下变少,最深的一根样柱8m长,底部已经几乎没有细菌,由此推想大洋底下也就是顶上几米沉积物有细菌。六十年代晚期,美国“阿尔文号”深潜器有一次出事故,下沉1500m,人员都安全逃出,但是带下去的午餐却深沉海底。奇怪的是过了10个月以后返回原地,发现午餐保存得都还不错,足见深海海底细菌并不活跃,因而科学家们猜想微生物在深海底下的分布是很浅的。
挑战这种观点的是大洋钻探。七十年代起,已经根据深海沉积孔隙水中 与 的含量和同位素,发现井深一二百米处还有细菌在活动,由细菌活动造成的 氧化、 的生产和氧化作用,在全大洋都普遍存在。然而带来决定性转折的是1986~1992年间太平洋区的5个航次,每次都在大洋深部的沉积岩芯中发现微生物,其中最深的是在日本海,发现在海底以下518m的深处还有细菌,只是各处钻孔中微生物的丰度都从海底向下急剧减少,从近表层每立方厘米的10亿多个,减到500m深处的1000多万个。
大洋钻探在太平洋的发现,唤起了学术界对海底下面微生物群的注意:在海底以下的深处,居然还有巨大数量的微生物生活着,甚至深海玄武岩里还有细菌生活,构成现在我们所说的“深部生物圈”。为此,英国《自然》(Nature)杂志发表点评文章时,还配了幅漫画,把海底孔隙里微生物的“生活”,形象描绘为边打扑克边抽烟的“底层生涯”。确实,深部生物圈住着地球上“最底层的原住民”,但是它们的生活绝没有漫画里画的那样逍遥。无论是海底下面深部生物圈里的微生物,还是热液口的微生物,都属于黑暗食物链,但是热液口的微生物能够通过化学合成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自养”生物;而深部生物圈的微生物被封存在地层孔隙微小的空间里,只能依靠地层里已有的有机物实行“异养”。它们的新陈代谢极其缓慢,但“寿命”极长,要以多少万年来计算。读者也许会羡慕它们的长寿,可是在这种环境下的微生物,基本上处于休眠状态,“生活质量”无从谈起。尽管如此,微生物也总得有最低限度的能量和修补细胞的物质,此外,这些微生物也总得进行繁殖。它们的繁殖速度如何?有人推测细胞分裂的周期起码得上千年,但这也只是猜想,所有这些都是学术上的未解之谜。
深部生物圈的规模多大,至今并不清楚。这里包括两个问题:一个是深度,一个是数量。近十年的大洋钻探,极大地拓展了对深部生物圈的了解。2010年在贫养的南太平洋环流区钻探,发现一亿年来所有深海沉积层里,都可以有微生物生存。2012年,日本制造的全球最大的钻探船“地球号”(ChIkyu)在日本南边水深1200m的深海,发现在洋底以下2500m、2000万年前形成的含煤层里还有大
1.下列对“深部生物圈”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上至地壳,下至地幔,在海底以下深处的许多岩石里存在着微生物,它们构成了“深部生物圈”。
B.深部生物圈微生物新陈代谢和繁殖速度都极为缓慢,细胞分裂周期长达千年,基本处于休眠状态。
C.深部生物圈的微生物依靠地层已有的有机物“异养”,这与同属黑暗食物链的热液口微生物不同。
D.尽管深部生物圈的规模还是未解之谜,但大洋钻探结果表明,温度是决定微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2.下列对文章写作特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全文以时间为序,向读者介绍海洋科学家对深部生物圈的探索与发现,脉络清晰。
B.作者在介绍科技成果时,较多地运用“猜想”.“估计”“推测”等词语,用语严谨。
C.作者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使读者对深部生物圈有较为直观的了解。
D.全文重在用事实来阐释科学探索过程中的发现,体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科学家们就运用大洋钻探技术开始了对深部生物圈中微生物的研究,并取得持续进展。
B.海底以下,从很浅的地方到2500m处,还有2000万年前形成的微生物生存,但数量呈现向下减少的总趋势。
C.深海底下微生物新陈代谢的慢节奏和黑暗世界里的“慢生活”;值得寿命有限的人类反思自身的生命活动方式。
D.处于“黑暗食物链”中的海底微生物可以不依靠光合作用维持生命活动,这给人类寻找地外生命提供了可能性。
4.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国家海洋博物馆向全国青少年介绍海洋相关知识。如果你是海洋“深部生物圈”板块的解说员,请你根据文章内容拟一份解说提纲。(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深海浅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的一部科普作品,有人评价该作品“可读性堪比小说”。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重要概念的分析理解能力,注意结合句子和文段意思,仔细辨别分析,认真推敲。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特点的相关分析理解能力,注意全文的内容和结构特点,具体分析选项。
(3)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
(4)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拟写解说提纲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能力。了解主要
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小精灵
[美]劳伦斯•威廉斯温
强尼•达金的手腕被警察紧紧抓住的时候,他的眼神依旧是那么自然、镇定而又一副不在乎的样子。卡斯楚先生在那一对黑溜溜的眼睛里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他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因此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你大概搞错了吧!卡尔,”卡斯楚微笑着对警察说,“这个男孩并没有拿我的锁。”
卡尔警官并没有相信他的话而放开手。“你正在造成大错,你知道吗?卡斯楚,”他大声地说,“这已经不是他的第一次了。如果你现在不提出告诫,他会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