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880字。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宋词单元的作品。这一单元选入了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的词作,兼顾了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词人以自己与古人相比较,抒发壮志难酬、报国无门,虚度光阴的无限感慨。全词环环相生,气象磅礴,格调雄伟,高唱入云。
  学情分析:
  在必修二中,通过《赤壁赋》的学习,学生对苏轼以及他的人生观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必修三中,通过《咏怀古迹》、《马嵬》两首诗的学习,学生对怀古诗词的特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是学习本词的一个很好的基础。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
  教学目标:
  1、了解宋词豪放派的风格特点。
  2、体会词中自然风物、英雄豪杰、人生境界之美。
  3、总结咏史怀古诗词的艺术手法和思想感情,提高古诗词的阅读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为较好地营造教学情境,加大课堂容量,激发学生兴趣,拟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了使学生充分感受古典诗词的音韵美,同时拟采用诵读法;激发学生思考,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拟采用提问法;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独立思考中借鉴他人的长处,拟采用讨论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我们今天这节课有一个关键词——大美。
  《庄子•知北游》中讲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 孟子说:“充实之谓美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孟子•尽心》)
  同学们,你是怎么理解儒道两家对“大美”的阐述呢?
  天地覆载万物,有种宏大的美,不凭借语言也能呈现;四季运行有法则,不靠议论也可知晓;万事万物存在的道理,也不用表达而可成立。 
  美是有仁义道德的内在品质,并表现充盈于外在形式;同时不但充盈而且能够光彩夺目地表现出来,便是大。
  也就是说,“大美”是一种自然的存在,不矫揉造作,不刻意雕琢。“大美”有充实的内涵,更有精彩的外在形式。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词——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正是这种“大美”的体现。
  二、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宋词豪放派的风格特点,体会本词的“大美”。
  2、总结咏史怀古诗词的艺术手法和思想感情,提高古诗词的阅读鉴赏能力。
  (学生齐读)
  三、朗读课文,思考:本词的大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江山壮丽——自然风物之美
  风度儒雅——英雄豪杰之美
  胸襟旷达——人生境界之美
  四、品读课文,思考:本词如何表现自然风物之美?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意象 词人选择了“长江”这一意象,浩荡长江奔流不止,往昔风流人物也尽被这滔滔江水冲逝不见。由江水的流逝想到岁月的无情,引发历史想像,把赤壁怀古之情置于广阔的空间和悠远的时间当中,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