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020字。
2024年春季九年级学业水平监测(一)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29分)
1. 默写古诗文。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4)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5)“故乡”是永恒的创作主题,经典诗文多有吟咏故乡之作。王湾在《次北固山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用“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抒写了戍守将士的思乡之情;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将军与征夫虽思乡但仍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情绪;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抒发游子远离家乡而悲伤至极的情感。
2. 结合下面的知识卡片,说说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四面歌残终破楚”一句中借用“四面楚歌”的历史故事,表达了词人什么感情?
知识卡片
四面楚歌:《史记??项羽本纪》载:公元前202年楚汉交兵时,楚军被围在垓下,项羽夜闻四面汉军都唱楚歌,以为楚地尽失,丧失信心,引兵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后用“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往今来,人类对于(1)hào hàn( )宇宙的追问从未停止,“中国天眼”就是我们知晓了解未知宇宙的“眼睛”和“耳朵”。它的设计与建设,离不开我国科学家(2)qiè ér bù shě( )的钻研与探索。被寄予厚望的“中国天眼”不孚众望,如今已成为国际瞩目的宇宙观测“利器”。在我们(3)jǐng yǎng( )、缅怀那些为国家科学事业做出贡献的科学人员的同时,也要学习他们立志报国、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精神,为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3.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hào hàn( ) (2)qiè ér bù shě( ) (3)jǐng yǎng( )
4. 语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孚众望 B. 瞩目 C.缅怀 D.精益求精
5. 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天眼”就是知晓了解未知宇宙的“眼睛”和“耳朵”。
B. 我们就是凭借“中国天眼”就是知晓了解未知宇宙的“眼睛”和“耳朵”。
C. “中国天眼”就是我们了解未知宇宙的“眼睛”和“耳朵”。
D. “中国天眼”就是知晓了解未知宇宙的“耳朵”和“眼睛”。
围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个话题,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任务一:
6. 阅读下列文段,请你为下列的消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
新时代这十年,我国大力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打出一套压减燃煤、调整产业、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的政策措施“组合拳”,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蓝天白云日益成为常态。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从2013年到2020年,我国空气质量改善的幅度,就相当于美国《清洁空气法案》启动实施以来30多年的改善幅度。从以往“盼蓝天”,到如今争相“拍蓝天”“晒蓝天”,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任务二:
7. 社区居民委员会拟就生态文明建设挂一条标语,请根据下列文字帮他们拟一条宣传标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我们定能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任务三:
8. 将昆虫名依次填入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
《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揭开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____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