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950字。

  2024 年春季期中考模拟考试试题
  语文
  (考试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21分)
  中华诗词文化源远流长,让我们一起探寻品诗之道,品悟诗词之美,叙写诗意故事。请阅读以下语段,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诗??品赏】
  古典诗词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理念、志趣、气度和神韵,濡养着中国人的品格、襟怀和修养。诗人将事物观察、人生体验、生命思考凝聚在诗词之中,创造了一个包罗万象、五彩缤纷的文化世界。面对满池荷花,范成大“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两句,尽显荷花之婀娜多姿;王勃别出心裁,一反离别的忧戚(   )之情,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寄语友人;青年杜甫漫游齐鲁大地,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砥砺自我……这些流传千古的诗歌以其意蕴和智慧灌溉着历史的文化土壤,孕育出生机勃勃的现代文化奇pā(   )。
  【诗??诵读】
  古诗蕴涵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精神和文化。我们读古诗是为了更好地感知生活,从容地面对生活,成为一个大写的中国人。我们诵读古诗表达内心情感的同时,也是一次文化寻根的旅程。通过这样的诵读,使我们的道德情操得以升华,人生观、价值观得以完善。
  【诗??传承】
  叶嘉莹先生一生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古诗词研究,培养了大批古典文学人才,她辗转多国,但始终情牵华夏。她是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是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大家,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40年来,她不仅在南开大学教课,还应邀到国内几十所大学巡回讲学。94岁高龄的她,通过文字将诗与家国情怀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中国古典诗词继承和发扬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 阅读【诗??品赏】语段,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忧戚(     )        (2)奇pā (     )
  2. 在【诗??品赏】语段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三个。
  3. 结合语境,解释【诗??诵读】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
  (1)蕴涵: ______________ 
  (2)根深蒂固:___________
  4. 根据【诗??传承】语段的内容介绍,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两句组成一副对联,用来赞美叶嘉莹先生。按上下联顺序把序号抄写到横线上。
  ①莺歌燕舞千山秀 ②鹤发银丝映典籍 ③国泰民安万象新 ④丹心热血育桃李
  (1)上联: ___________(2)下联:_____________
  5. 下列从以上三个语段中选出来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诗人将事物观察、人生体验、生命思考凝聚在诗词之中,创造了一个包罗万象、五彩缤纷的文化世界。
  B. 我们读古诗是为了更好地感知生活,从容地面对生活,成为一个大写的中国人。
  C. 通过这样的诵读,使我们的道德情操得以升华,人生观、价值观得以完善。
  D. 40年来,她不仅在南开大学教课,还应邀到国内几十所大学巡回讲学。
  6. 诗词可传情言志。请根据提示,填写下列表格相应的内容。
  作者 题目 情与志 诗文
  李白 《行路难》 借“行船济海”表达战胜困难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苏轼 《③_____》 讲述“古难全”的两件事,表达了对人事的豁达乐观。 人有悲欢离合
  ④___________
  许浑 《咸阳城东楼》 写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 ⑤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
  ⑦____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坦陈心志,不辞衰老,不惜残年,忠君之心弥坚。 ⑧_____________
  肯将衰朽惜残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