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850字。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典之美(27分)
(一)
1.八年级(1)班开展了“古诗文苑漫步”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请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0分)
(1)漫步先秦,咏唱诗经楚辞,我们能体会古人那淳朴美好的情感。读《关雎》中的“______,君子好逑”,我们仿佛看见君子心仪的美好配偶。《子衿》里的“挑兮达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则让我们看到了女子婉转动人的内心表达。
(2)梦回唐朝,吟咏五言七律,我们能见证盛唐繁华,更能领略人生百态。北郭东城,在“__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的暮色中感受依依惜别之情;长安城外,在“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旷达中体会诗歌带给我们积极向上的力量;浣花溪畔,“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感受圣哲舍己为人的济世情怀;长安市南,“可怜身上衣正单, ”(白居易《卖炭翁》)体悟卖炭老翁为求生计的悲苦处境和矛盾心理。
(3)轻吟宋词,品鉴长短辞令,探寻词人在不幸遭际中的坚守。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________,寂寞沙洲冷”感受苏轼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读《卜算
子·咏梅》的“_________,只有香如故”,我们钦佩于陆游纵然凋落于地,依旧坚持正义、独立不倚的清高人格。
2.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描写了自己多年流离失所后,又面对大自然的暴力时内心深深的无奈。请你发挥想象,在下面横线处描绘划线句所呈现的画面。(2分)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划线句描绘的画面:
(二)
班级举行“和谐社会”诗文征集活动,你的学习小组准备了以下阅读材料。请你参与活动,完成3—8题。(15分)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那、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大道之行也》)
3.【辨其音·走进文本】: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2分)
(1)屋舍俨然 (2)货恶其弃于地也
4.【得其法·迁移运用】: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选贤与能 无与伦比 B.悉如外人 如梦初醒
C.故人不独亲其亲 人情世故 D.便舍船 屋舍俨然
5.【晓其义·理解内容】:请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2分)
(1)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翻译:一排排整齐的房舍, 。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翻译: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 。
6.【悟其情·丰高思想】:《桃花源记》和《大道之行也》都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请结合两篇选文的内容,谈谈你对“大同社会”的认识。(3分)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①分界②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③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④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