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1480字。
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美学的中心线索与核心观点是“中和之美”。《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段论述揭示了“中和之美”的最主要的内涵。“中和”的基本意义为含蓄而适当,其地位是“天下之大本”与“天下之达道”,即为天地万物的普遍性的、根本性的运行规律。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之根本规律。“致中和”的最终目的是“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国文化讲求天地阴阳各在其位,从而阴阳交感、风调雨顺,万物繁茂。这是中国文化观念中“天人之和”“阴阳相生”等的理论关怀。
与中国文化不同,西方文化的源头古代希腊,是以经商与航海为生存方式,与这种生存方式相应的几何哲学与数理哲学等成为其最基本的哲学原则,追求“形式和谐比例对称”的“和谐之美”成为其根本的美学原则。朱光潜指出,“在早期希腊,思想家们首先关心的是美的客观现实基础。毕达哥拉斯派把美看成在数量比例上所见出的和谐,而和谐则起于对立的统一。从数量比例观点出发,他们找出了一些美的形式因素,如完整、比例对称、节奏等。”
中国古代的“中和之美”,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观念的体现。中国文化追求人的德行修养达到“天人合一”的“天地境界”。中国古代“中和之美”的这种沟通天人的功能,与西方美学沟通感性与理性的功能是迥然不同的。中国古代的“中和之美”观念,客观上包含着“太极”思维和阴阳相生的观念。它不同于西方古代、现代哲学与美学的一切主客二分甚至是一分为二的思维模式,而是体现出一种相依相融的古典形态的现象学“间性”思维与“有机性”思维,特别适合于促进审美与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摘编自曾繁仁《礼乐教化与中和之美》)
材料二:
中国古代以和谐为美早已成为时尚,文艺也追求和谐美,不仅内容和谐、形式和谐、而且还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文艺的和谐就是为了调节人类的和谐。中和就是调节和谐的根本措施和原则,也是和谐美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文艺不仅追求外在的韵律、语言、结构、体载、表现手法上的和谐美,更重要的是追求文艺生命节律的内在和谐美。如中国古典戏剧的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和”是中国古代文化之根本规律,也是天地万物的普遍性的、根本性的运行规律。中和之美是中华美学的中心线索和核心观点。
B. “中和”强调的是平衡、统一,调和矛盾,它不强调对立、斗争,因此“中和”的标准又常被用来反对激进的艺术家在作品中所表现的强烈的思想感情和在艺术上的创新与变革。
C. 中国古代以和谐为美,中国文化追求人的德行修养达到“天人合一”的“天地境界”,文艺也追求和谐美,目的是调节人类的和谐,而中和是调节和谐的根本措施和原则。
D. 关汉卿的喜剧中常有悲剧的因素,悲剧中却又有喜剧的成分。这种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的互相渗透、融和的特点,是源于中和之美的艺术要求。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毕达哥拉斯派与中国古代文艺都追求形式的和谐,如认为平面图中圆形是美的,律诗讲究形式整齐等。
B. 中国古典戏剧的大团圆结局,不仅是使情节完整,人物命运有所终结的结构形式和谐的需要,更是使人的生命节律趋于和谐,在感情上获得和谐美的必要手段。
C. 中国古典戏剧、诗、词、小说等均以大团圆结局,这体现了中和之美,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创作和欣赏心态上的趋同追求。
D. “中和之美”要求艺术刚柔相济、美善相乐,使得中国优秀的艺术作品在内容和情感上都很有节制,表现面和力度大大拓宽、加深。
3. 下列选项,不能支持“中和之美”的观点的一项是( )
A.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D.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4. 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中国的“中和之美”与西方美学的差异。
5. 小说《小二黑结婚》的结尾,设置了小二黑和小芹两个青年男女冲破封建传统和守旧寒长的阻挠,最终结为夫妻的大团圆结局。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情节的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醒头草
刘正权
“由来佳节载南荆,一浴兰汤万虑清!”
“兰汤浴?”她微嗔,你当我贪图享受来了?即便是,也没谁跑医馆里来消受的。怪自己选的日子不对?又不是三月三。
搁古时,三月三上巳节这天,官员们会亲领下属,斋戒,兰浴,更衣后隆而重之,拜天地,祭神灵,敬祖先。
她不屑这么做。人民公仆,不求医问药,谁有闲暇到医馆来!医馆里面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