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8380字,答案扫描。

  参照机密级管理★启用前
  贵州省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生号、姓名、考点学校、考场号及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礼崩乐坏”是对东周时期典章制度逐渐被废弃,封建社会礼乐制度逐步走向解体的描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基础,春秋中后期,铁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周室衰微,诸侯、卿大夫将王田变私田,国家土地所有的井田制逐渐解体。他们不再服从周天子的统治,纷纷割据征战发展自己的势力。不仅如此,诸侯们僭用礼乐的现象也十分普遍。由此,传统封建制度,比如分封制、宗法制等遭到破坏,奴隶制社会逐渐走向解体。
  诸侯、卿大夫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和欲望,严重违反了当时的社会准则和规范,扰乱了天下安定的秩序。这是孔子所不愿看到并且想要去挽回的,所以需要“克己复礼”。“克己复礼”有的解释为约束自己能使自己品行提升,从而达到“礼”;有的则认为,克己就是一个人能够克制自己,战胜自己的私欲,不为外物所诱,而不可以任性,为所欲为,要恢复到合理化。孔子认为的“克己复礼”只是在阐述一种具体的学习和修养方法,而这里说的“礼”,就指当时社会生活中实现的各种礼仪规范。
  “为国以礼”是孔子所赞同的治国方略。孔子对鲁君说,百姓是因为害怕触犯法条而受到严酷的惩罚,才会不敢犯事。在孔子看来,“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只能使“民免而无耻”;如果“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就能使百姓“有耻且格”,即孔子认为用刑罚的这种方式治标不治本,而应该用“礼”,从根本上使百姓内心知廉耻,从而他们会明白什么是是非对错,对社会有危害的事情他们便不会做。但在当时这样的背景下,孔子站在统治阶级角度提出的治国之道,显然是存在局限性的。当时的社会,战争动乱不断,百姓食不果腹,普通的民众每天只能有精力去想如何才能让自己在这样的乱世之下存活下去,因此很难再有余力心中存“礼”。并且对于“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提出,孔子也十分赞同,才提出使民“富之”,然后才能“教之”。这与他所提出的“为国以礼”存在矛盾,二者需要协调。物质方面的需求永远是坚实而难以撼动的基础,至少对于大多普通的民众是这样的。
  (摘编自李欣妮《浅析孔子的礼治思想》)
  材料二:
  儒家的理想社会是礼治社会。在儒家那里,人有智愚之别,长幼尊卑上下应等级有序;所以,家族存在亲疏、尊卑、长幼的严格区别,社会关系中同样衍生出贵贱高低等差。礼是维持这些社会差异秩序,使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名分并使人自觉遵照执行的标准。“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制同异,明是非也。”礼的功能是区分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东周典章制度逐渐被废弃,在“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下,孔子认为“刑”无法从根本上使百姓内心知廉耻并且明白是非对错。
  B.因为诸侯、卿大夫不再服从周天子的统治,纷纷割据征战发展自己的势力并且频频僭用礼乐,所以奴隶制社会走向解体。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要坚持严格的名分,因为正名是国家制度得以确立,社会得以有序运转的重要条件。
  D.家族关系中存在的亲疏、尊卑、长幼的区别,决定了社会关系中存在贵贱、尊卑、高低的区别,是天经、地义的人伦之礼和社会之礼。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克己复礼”是相对个人而言的,“为国以礼”则是相对国家来说的,二者同时实施能恢复周朝的秩序。
  B.孔子认为“为国以礼”的实现与物质的保障出现了矛盾,所以他也赞同“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C.礼是安上治民的根本指导原则,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思想基础,礼只有得到法律的保障,才能更好的实现其“治国”功用。
  D.荀子认为刑罚在社会秩序的维护上自有其特殊的功能,不是礼仪教化能够代替的,礼治和法治同样重要。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中孔子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B.“身有嗜欲,当以礼义齐之。”
  C.“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D.“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4.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礼治”和“法治”有何关系?(4分)
  5.好的议论文应具备哪些要素?请结合材料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四凤端茶,放朴园前。]
  周朴园  四凤,——(向周冲)你先等一等。——(向四凤)叫你给太太煎的药呢?
  鲁四凤  煎好了。
  周朴园 为什么不拿来?
  鲁四凤(看蘩漪,不说话)
  周蘩漪(觉出四周的征兆有些恶相)她刚才给我倒来了,我没有喝。
  周朴园 为什么?(停,向四凤)药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