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750字。
纳溪区2023年秋期初三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第I卷(阅读题, 共63分)
一、现代文阅读。(22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古树名木众多。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普查范围内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其中散生在广大城乡的有122.13万株,以古树群形式分布的有386.06万株,5000年以上树龄的古树有5株。
②古树名木是记录自然生态变迁的“活化石”,是承载民族历史记忆的绿色“国宝”。从“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春意盎然,到“晴川历历汉阳树”的壮阔悠远,从《诗经》里“其叶牂牂”的东门之杨,到《项脊轩志》里“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树木寄托的是人与人、人与故乡、人与自然的情与意,是中国历史传承至今的朴素生态观和绿色发展理念。
③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在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片红树林是“国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在四川广元古蜀道上的翠云廊,习近平总书记嘱咐当地负责同志,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
④古树名木的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搭建好制度框架,抓好制度执行。我国古代就有“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树木保护制度,今天做好古树名木保护要坚持守正创新,既从历史中寻找行之有效的护木经验,也要依托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手段,完善古树名木数据库,建设信息管理平台,形成精细化、网格化管理格局。
⑤保护古树名木,要讲好古树故事,挖掘古树名木背后的文化和精神价值。陕西黄帝陵的轩辕柏、山西洪洞的大槐树、安徽黄山的迎客松,这些古树穿越时空,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塞罕坝的落叶松,大漠深处的胡杨林,种子“飞”上太空的普陀鹅耳枥,这些名木记录着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印记。应精心挖掘整理每棵古树名木背后的动人故事,讲好并传承好这些故事,让古树名木真正成为有记忆的地标、可触摸的历史,成为坚定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
⑥保护古树名木还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要把古树名木保护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城市建设规划时将古树名木保护考虑进去,统筹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在做好保护的前提下,可围绕古树名木修建一些面向群众的文化休闲场所,让更多人了解古树名木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推动更多群众参与古树名木保护。
⑦林草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枝繁叶茂、历经沧桑的古树名木,背后是繁荣、和平、昌盛的家国乡土。保护古树名木不仅是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棵棵树、一片片林,更是通过古树名木的保护,延续文化传统、传承发展理念,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人民日报》2023年12月04日第05版,有删改)
1. 本文主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2. 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 这篇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请结合第⑥段划线部分作简要分析。
在做好保护的前提下,可围绕古树名木修建一些面向群众的文化休闲场所,让更多人了解古树名木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推动更多群众参与古树名木保护。
【答案】1. 要守护传承好绿色“国宝”(要保护好古树名木。意思对即可)
2. 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摆事实)(例证法)的论证方法,通过列举我国古代就有“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树木保护制度的事例,证明了当前我们建立古树名木保护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 如:(1)“在做好保护的前提下”,强调了修建文化休闲场所,必须要以做好保护为前提,不是随意修建,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密;(2)“更多人”“更多群众”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符合实际,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严密;(3)“可”的意思是可以,从程度上限制可以修建但是并非必须,语气上留有余地,体现了准确严密;(4)“一些”从程度上限制可以修建但数量不能过多,表达十分精准。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观点。
文章第①段概括说明了我们古树名木的分布状况;第②段说明了古树名木的生态变迁和民族历史记忆的意义;第③段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引出文章的观点,根据“这片红树林是‘国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可概括为:要守护传承好绿色“国宝”,或:要保护好古树名木;第④至⑥段从具体措施方面对保护古树名木进行了论述;第⑦段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保护古树名木的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主要表达的观点是:要守护传承好绿色“国宝”;或:要保护好古树名木。意思与此相同即可。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论证方法。
第④段中“我国古代就有‘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树木保护制度”是具体的例子,因此是举例论证的方法,或称摆事实、例证法等。通过列举我国古代就有“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树木保护制度的事例,证明了本段中“古树名木的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搭建好制度框架,抓好制度执行”“今天做好古树名木保护要坚持守正创新,既从历史中寻找行之有效的护木经验,也要依托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手段,完善古树名木数据库,建设信息管理平台,形成精细化、网格化管理格局”,即:当前我们建立古树名木保护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议论文语言。
要求分析第⑥段划线部分“在做好保护的前提下,可围绕古树名木修建一些面向群众的文化休闲场所,让更多人了解古树名木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推动更多群众参与古树名木保护”的准确严密性。
句中“在做好保护的前提下”,这是修建文化休闲场所的前提条件,必须要以做好保护古树名木为前提,不能随意修建,这一前提条件,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句中“更多人”“更多群众”的“更多”是程度副词,“更”是在原先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多,与实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