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360字。
登高
给诗圣的颁奖词
草屋相伴,孤舟相陪,独自登高叹百川,你的一生颠沛流离;看大江东流,叹百姓疾苦,你的一生忧国忧民。虽年老多病,虽艰难苦恨,却坚持着用诗呐喊,望终有一天“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你是百姓的知音,你是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你懂昭君的怨恨,明英雄落寞的悲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你永远给人希望,而自己却陷入了绝望。
诗圣杜甫,我们心中永远的伟人。
经历安史之乱,见证唐由盛转衰,悲叹江山沦陷,怜悯天下苍生,一个生命竟如此深沉!
文化传承与理解——知识积累,素养提升
1.文学常识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代表作有《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组诗“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1962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誉为“全世界人民应纪念的四位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他的一声“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喊出了多少人灵魂的心声;他在磨难中体现的顽强,唤醒了多少人麻木的心灵;他在文学和生命中坚守的信念,在历史的天空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
你一步一回首,定格为少陵野老,永远的悲戚,忧国忧民,被你抑扬顿挫成一篇篇史诗,记录下了唐朝由盛至衰和压在最底层百姓的呻吟。你的每一个字都影响着后代,成为无价的文化瑰宝。诗圣是闪耀于你身上最美的光环。
2.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古来多磨难,成就真英雄。诗为史,人为圣,璞玉落入污垢中。看尽炎凉,尝尽沧桑,耗尽精力,在烽火、江边、草庐间高吟悲歌。理想一次次破灭,却锻造了你到达彼岸的帆船,让你在风雨中释放异彩,不动如山。
3.相关知识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又称浣花草堂、工部草堂、少陵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是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入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