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430字。
9说“木叶”
课后•训练提升
一、语言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国家博物馆举行的“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充分 了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灿烂成就。
展品中有数十件珍品,例如《中兴四将图》,便是宋代肖像画中 的佳作。画中四将身着圆领袍服,皆为文人装束;四武官作为侍从,皆身着便装。 ,但均身形矫健,表情机敏,颇有军士风范。
本次展览绘制了许多线图:西汉深衣展开示意,唐代女子妆容详解,明代巾帽的“流行款”……此外,本次展览还制作了 服饰复原人像,为了古代服饰之美得以直观地感受,完整地呈现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总的来说,通过精心的谋划、巧妙的布置,本次展览向人们展示了一段丰富多彩的、立体版的《中国古代服饰史》。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文字,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展示 不可多得 诸武官年龄和相貌各异
15尊不同时代的
B.展现 不可多得 诸武官的年龄和相貌各异
15尊不同时代的
C.展现 屈指可数 诸武官年龄和相貌各异
不同时代的15尊
D.展示 屈指可数 诸武官的年龄和相貌各异
不同时代的15尊
答案:A
解析:展示:清楚地摆出来;明显地表现出来。强调把某个对象拿出来给人看。展现:显现出;展示。强调使隐藏的精神品质显现出来。“不可多得”含有“少而难得、值得珍惜”之意,“屈指可数”只是强调数量很少。“诸武官年龄和相貌各异”和“诸武官的年龄和相貌各异”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个“的”字造成的主语不同。根据后文,主语应当是“诸武官”,而非“年龄和相貌”,所以应当填入的文字是“诸武官年龄和相貌各异”。最后一处应先说“15尊”,再强调这15尊人像属“不同时代”,如果先说“不同时代”,易误解为每个时代都有15尊人像。
2.最后一段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是( )
A.冒号 B.引号
C.省略号 D.书名号
答案:D
解析:这里的“中国古代服饰史”应当是泛指一段历史,并非指某一本书,注意前面的量词是“一段”而非“一本”,所以,此处应当用双引号表示特殊含义,而不应用书名号。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为了人们直观地感受古代服饰之美,完整地把握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
B.以便人们直观地感受古代服饰之美,完整地把握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
C.为了古代服饰之美得以直观地感受,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得以完整地呈现。
D.以便古代服饰之美得以直观地感受,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得以完整地呈现。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8题。
材料一 “格调”作为诗论术语,是要求诗歌既具有美的形式,又具有大格局、高境界,前者是“调”的审美含义决定的,后者是“格”的人格、道德含义决定的。这两个字起初是并举而非连用的,连用之后,有时也还分而论之。皎然《诗式》中说谢灵运的诗“其格高,其调逸”,这里的“格”是就内容整体而言的,是谢灵运特立独行的人格转化成的精神境界;“调”不单指音调,是就形式整体而言的,指其音调和谐而自由,遣词造句纵心任情。欧阳修的《六一诗话》论“格”而不论“调”,如说郑谷诗“亦多佳句,但其格不甚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