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150字。

  2024-2025学年苏州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模拟练习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的答案均应书写在答题卷上,按照题号顺序答在相应的位置,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书写在试题卷上、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
  3.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保持答题纸卷面清洁。
  第一部分  基础(23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走进苏州园林,一山、一水、一花、一草、一木,及深邃的文化背景,绝对是诱发你灵感的好地方。尽管人工雕      (zhuó)的痕迹较浓,缺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那种截然不同、有着天壤之别纯属自然的异域景观,但苏州绝对是不寂寞的。她的变 (qiān),她的历史,她的古往今来的历史人物,她的具有旅游价值的景点等等,正是她的永      ( héng)的媚力所在,无时无刻不攒动着关注她的人们的心,被她所诱,被她所惑,为她而叹。在我眼里,小家壁玉般的苏州虽不及大家闺秀般的杭州来得气派,也缺乏像上海那样的大手笔,但从文化底      (yùn)来讲。苏州是有底气的。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雕      (zhuó)   ②变      (qiān)   ③永      ( héng)   ④底      (yùn)
  (2)找出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3)把上文中的画线句改为肯定句式。
  【答案】(1)琢;迁;恒;蕴
  (2)媚改魅;壁改碧
  (3)时刻都攒动着关注她的人们的心
  【解析】
  【分析】
  【详解】(1)①“雕琢”此处指雕刻玉石,注意“琢”的正确写法;
  ②“变迁”的“迁”别误写为“迂”;
  ③“永恒”的“恒”别误写为“桓”;
  ④“底蕴”此处指文化的涵养,注意根据字义辨别“蕴”的正确写法。
  (2)“媚力”应为“魅力”,魅,能吸引人的,与语境相合;“壁玉”应为“碧玉”,碧,青绿色的,与语境相合。
  (3)首先要明确,这是否定句改为肯定句,转换的原则是不能改变原意;其次转换的要点是否定词的运用,“无时无刻不”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可改为“时时刻刻都”。
  2.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_______,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
  (2)鸡声茅店月, __________。(温庭筠《________》)
  (3)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三年谪宦此栖迟,__________。(________《长沙过贾谊宅》)
  (5)《行路难》(其一)中“________,_______。”两句正面写“行路难”。诗人用比喻手法写他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表现出壮志难酬的苦闷。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作者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发出了“_____,_____。”的感慨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答案】    ①. 戍鼓断人行    ②. 人迹板桥霜    ③. 商山早行    ④. 云横秦岭家何在    ⑤. 万古惟留楚客悲    ⑥. 刘长卿    ⑦. 欲渡黄河冰塞川    ⑧. 将登太行雪满山    ⑨. 沉舟侧畔千帆过    ⑩. 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戍鼓、秦、惟、卿、渡、侧畔”等字词容易写错。
  3. 相信未来
  作者: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