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570字。

  6.1《老子》四章同步练习
  一、文言小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矜者不长            矜:夸耀
  B.强行者有志                强:强大
  C.不贵难得之货          货:财物
  D.埏填以为器            埏:揉和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于毫末      毫末:极其细微的萌芽。
  B.复众人之所过  复:重复。
  C.故有道者不处  处:为,做。
  D.企者不立      企:踮着脚跟。
  二、名句名篇默写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释君子应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           ,           ”。
  (2)李白虽然在政治上很不得意,但内心仍充满自信,其《将进酒》中的“           ,           ”就是明证。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中说“           ,           ”。
  4.名篇名句默写。
  (1)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           。”
  (2)作为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名著,《礼记•大学》开宗明义,指出“大学”的宗旨是“             ,            ”,最终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3)《老子》四章中,对偏执的人、自以为是的人以及自我炫耀的人都给予了理性的警告,指出自我夸耀的害处的句子是:                 ,                 。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第六十四章)
  (二)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B.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C.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D.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文中指函谷关,是古长安与洛阳间的咽喉之地,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B.“书”即传说中老子著的《老子》,又称《道德经》,传世本共八十一章,是道家思想的重要来源。
  C.玄孙,指曾孙的儿子或孙子的孙子。老子的玄孙应是李宫的儿子,李宫的儿子应是李假的祖父。
  D.太傅,古代官职名,周代设置,为辅弼天子之任,三公之一;西汉时,太子的老师被称为太傅。
  7.下列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认为治事者要善于抓苗头。因为他认为事物是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短到长变化而来的,因此必须重视事物的苗头。
  B.老子认为圣人要有高远的追求。他强调圣人要追求常人不想要的东西,要学习那些常人所不学习的大道理,而不要妄动、妄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