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180字。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四单元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31分)
1.九年级上学期,初三年级语文学科准备开展“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8分)
【活动开篇】
同学们,小说是大家【甲】的一种文学样式。它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它就像一部生活的教科书,引领人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陶冶性情,净化心灵。那生动的故事,曲折的情节,鲜活的人物,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不一定是小说,但小说往往首先是故事。如果说小说是项链,那么细节、情节、故事则是小号珍珠、中号珍珠、大号珍珠。将情节串起来的线索往往是故事的脉络。人物则承载着小说的思想、灵魂。例如,那辛苦麻木的闰土、辛苦恣睢的杨二嫂,那生活拮据、自私势利的菲利普夫妇,那喜极而疯的范进……每一个赋yǔ小说以灵魂的人物都被作者刻画得【乙】。
(1)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拼音处应使用的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恣睢zījū 拮据jíjū 赋yǔ与
B.恣睢zīsuī 拮据jíjù 赋yǔ予
C.恣睢zìjū 拮据jiéjù 赋yǔ与
D.恣睢zìsuī 拮据jiéjū 赋yǔ予
(2)根据语境,填入【甲】【乙】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喜闻乐见 入木三分 B.脍炙人口 栩栩如生
C.脍炙人口 入木三分 D.喜闻乐见 栩栩如生
【活动一】走近小说名家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我们尊敬鲁迅先生,不单由于他的文学创作,更重要的是他的人格。面对着满目疮痍的祖国,他好像一个面对着自己身负重伤的孩子的医生,执着手术刀,含泪为之疗伤。面对着封建腐败现象,他毫不妥协地激烈斗争;面对着中国人性格中萎靡不振、麻木不仁的现状,他痛心疾首地大力鞭笞。他凝视着劣根深重的民众,如同严父一样既愤又爱,他的人格远远超越了普通作家的人格之上。
1994年春天,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回到浙江老家时,专程去绍兴参观了鲁迅纪念馆、三味书屋和百草园等地。金庸感慨万千地说道:“鲁迅先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人物,他有悲天悯人的心怀,不顾自身安危而投身于唤醒民众的事业,为了振兴悲惨的中华民族而甘愿牺牲自己,这样伟大的人,中国人称之为‘志士仁人’。”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诗歌《自嘲》里的名句,表现了他坚决与反对派斗争到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志向,是他一生的写照。
(3)请你从右边三幅书法作品中选择一幅来体现鲁迅先生的精神。你会选择哪一幅?请用正楷字书写出来。(3分)
【甲】 【乙】 【丙】
(4)根据语境,文中画线句有两处表达不妥,请修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二】走进小说佳作
本学期,我们学了几篇小说佳作。鲁迅先生的《故乡》、法国作家____________的《我的叔叔于勒》、吴敬梓的《范进中举》……让我们徜徉在小说的天地里,感受着小说的魅力。《故乡》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反映了当时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揭示了封建传统观念对劳苦大众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我的叔叔于勒》以菲利普夫妇因于勒的贫富变化而发生的态度变化,揭露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范进中举》通过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社会地位的变化,有力地抨击了科举制度下的世态炎凉,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正如19世纪法国作家司汤达所说,“一部小说犹如一面在大街上走的镜子”。
(5)文段中横线处要填入的作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6)同学们给《范进中举》拟写了一副对联。下列对联中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______________胡屠户,又啐又骂腆肚去;趋炎附势张乡绅,且奉且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①粗俗势利 ②捧银来 B.①嫌贫爱富 ②拱手来
C.①粗俗势利 ②拱手来 D.①嫌贫爱富 ②捧银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