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850字。
  
孩子眼中的月亮
——《月迹》教学案例
南海中学  梁广隶
《月迹》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从孩子的灵心慧眼去发现月迹,感受月迹,写出孩子的一种真切的心理历程。本设计以“孩子眼中的月亮”这一充满童真童趣的主题作为串联整个教学过程的线索,引导学生自主地走进文本,感悟文章所流露出的童心。
一、读课文,感受月亮之美
    月亮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教学时不能满足于让学生孤立
地掌握这篇课文,应联系过去诗文中所表现的月亮这一意象的特点、人们对月亮
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等进行教学。所以,我设计了第一个教学环节——感受不同人
眼中的月亮之美。
师:悠悠千古明月,曾牵动过无数文人墨客的种种情思,留下了难以数计的名篇佳作。那么当你赏月的时候,你会想起哪些咏月的诗句或歌曲呢?
生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生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生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生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
生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文中所写的月亮不是成年人眼中的月亮,不是传统的思妇征夫眼中的月亮,更不是文人墨客眼中的月亮。这一环节先让学生了解文中孩子眼里的月亮的形象,突出它与文人墨客所写的月亮的不同,对于表现童心童趣这一主题,无疑是有极大的作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