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9170字。
考前★秘密
黔西南州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高一语文
(本试题共8页,共四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剧本中,冲突不仅决定着动作的内容和方向,而且,只有冲突充分展开,才能使参与冲突的各个人物的动作不断发展下去,因果相承,首尾相贯。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并不是任何生活矛盾,都可以构成真正的戏剧冲突。在实际生活中,有些矛盾或者刚刚显露,就完结了;或者虽有发展,却并不充分;或者来势迅猛,却很容易解决……把这样的矛盾现象作为剧本的内容,人物的动作就不会丰富有力,更不可能不断发展变化。一个王子,知道新继位的暴君正是杀害自己父亲的凶手,他可能马上行动起来,顺利地报仇复位。这样,冲突是尖锐的,但却难以构成一出五幕戏的内容,甚至不会有什么真正的戏剧性。莎士比亚选择一个思想深邃、行动软弱的人物作为复仇任务的承担者,构成了一场特殊的冲突,人物进入冲突之后,动作丰富复杂,不断变化发展,全剧由始至终充满了强烈的戏剧性。
(摘编自谭霈生《论戏剧性——关于戏剧冲突》)
材料二:
在一部完整的戏剧作品的文学构成中,戏剧性具体表现出哪些艺术特征呢?
一曰集中性。这是一个艺术结构的“浓度”问题,戏剧的情节必须是相对紧凑和集中的,一场戏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当众演完,戏剧必须环环紧扣,在事件内容的密度上不能太疏落。首先,当众演出与私下阅读是两种不同的信息传递与接受的方式,前者不能随意中途停止、反复检视,后者则是可以按阅读者之意而随时停、启或反复翻阅的。如果戏剧化的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生活中的有些矛盾是不能直接构成真正的戏剧冲突的,因为这样的矛盾往往不能充分展开,如果把它作为剧本内容,人物的动作就不会丰富有力。
B. 一场戏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当众演完,不能随意中途停止,否则就会使戏剧化的情节不够集中,从而变成“折子戏”。
C. 事件、心理本身的紧张性及其在观众中引起的相应的紧张感,是戏剧性的重要特征之一,有无戏剧性取决于有无一定程度、一定方式的紧张。
D. 在“反戏剧”倾向的作家心目中,“戏剧性”一词成了骂人的话,他们注意避免运用任何明快的手法去表现个别事件。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要使王子复仇的故事构成一出五幕戏,就要把王子塑造成一个思想深邃、行动软弱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构成特殊的冲突,使全剧充满戏剧性。
B. 戏剧的情节要求相对紧凑和集中,其中关键的转折点不能久久搁置,这与观众的心理和情绪有很大关系。
C. 戏剧情节必须具有曲折性,而且其动力应该是来自戏剧自身冲突的张力,戏剧家在构思设计时,务必使其合乎逻辑,显得自然而然。
D. 传统观点认为一波三折才有戏,而持“反戏剧”倾向 戏剧家追求更轻、更淡、更隐的戏剧性,两种观点明显不同。
3. 下列选项,最能引起观众紧张、期待心理的一项是( )
A.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里的海尔茂是一位银行经理,当他为妻子娜拉背着他借钱、丢了他的“面子”而大发雷霆之时,揭发人来信表示不再提此事,连“罪证”都退了回来,这时他马上把证据付之一炬,由怒转喜,并安抚妻子。
B. 古希腊悲剧《奥狄浦斯王》中当“杀父娶母”的预言被证明是事实,王后(即被奥狄浦斯娶为妻子的他的生母)发了疯,冲进卧房自杀身亡;奥狄浦斯痛不欲生,用从王后袍子上摘下的两只金别针刺瞎了自己的双眼。这些情节均未在舞台上演出,而是从“传报人”的口中说出来的。
C. 《雷雨》中周朴园与侍萍年轻时的恋情变故,是全剧的“情节核”。没有这个最原初的事件,以后悲剧的每一个波澜,从周萍与四凤的乱伦之爱、蘩漪与周萍的乱伦之情,到揭开了种种人伦关系的“谜底”之后的矛盾的总爆发,这些都不会发生。
D. 曹禺的《北京人》中,老太爷曾皓有一具油漆了几十遍的棺材,他视之如命。但他欠了杜家的债,如还不上钱就以房子或棺材抵债。至第三幕,杜家说如不还钱就在下半夜寅时之前把棺材抬走。寅时将至,杜家紧逼,此时曾皓的女婿江泰突然站出来说他去求当公安局长的朋友帮忙,叫杜家再等一等,曾皓等人也似乎燃起了希望。
4. 戏剧冲突和戏剧的艺术特征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
5. 《窦娥冤》是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讲述了窦娥被无赖张驴儿诬陷,最终含冤而死的故事,请结合戏剧内容及材料二,谈谈这部戏剧的艺术特征。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否则就会使戏剧化的情节不够集中,从而变成‘折子戏’”错,曲解文意,根据“显然,这种戏剧形态还有浓厚的说唱文字痕迹,可传者只是其中某些比较精彩、集中的片段——‘折子戏’而已”可知,“折子戏”并不是情节不够集中,而是整出戏不够集中,只有集中的那部分被传唱,成为折子戏。
故选B。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八月里一个暖热的夜晚,天黑漆漆的,依稀看得见几颗星星在高空云层深处若隐若现。一辆小车沿着布满厚厚尘土的田野大道徐缓地行驶着。车上坐着两个年轻的乘客——一个小姐和一个青年。幽暗的远处闪亮着一道火光,时而照亮那对平静地跑着的马儿——马儿鬃毛凌乱,套着简便马具;时而照亮着那青年——他头戴便帽,身穿麻布衬衫,稳坐在驾驶座位上。马车快速地行驶着,闪过一片收获后空闲着的田野,向一片黑森森的树林驶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