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22740字。
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
本试卷共13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纸,不收试卷。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一部分信息服务平台为了迎合用户的兴趣,在信息整合的过程中使用算法技术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个性化信息服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改善了用户的体验,但是也可能引发用户信息来源片面、价值观念极化等社会问题。信息技术促进了信息服务平台的发展,但是长期依赖算法技术推送用户喜好的信息,很可能导致用户形成信息茧房,严重影响用户的行为和决策,从长期看不利于信息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茧房”是美国学者桑斯坦对现代互联网环境的描述,指的是个人或群体被包含在一个信息壁垒内,自主或不自主地把信息选择行为固定在对特定类型信息的选择之内,进而在思想和情感方面产生对这一类信息的亲近和对其他类信息的排斥,久而久之,人们在信息选择上愈发局限。信息茧房恰当地描述了信息如同“蚕茧”一般,包围着人们,让人们无法以不同的态度与视角认识社会。
依照桑斯坦的观点,信息茧房的前置条件是“回音室效应”。“回音室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受众身边存在同质化的信息反复传播的情况,强化了信息受众对这一类信息的偏听偏信,也为茧房的形成提供了条件。茧房内部自然充斥着用户个人兴趣倾向的信息内容,而不符合用户个人兴趣的信息就会被排斥于茧房外部,长此以往,用户会固化认知,甚至产生偏见。
“群体极化”是信息茧房可能产生的一个后果,它指的是在茧房真正形成并已经影响到人的思想与精神的时候,可能出现由于茧房之间信息差异而导致人与人的争端和纠纷,也就是说,信息茧房最终可能导致非理性行为。同一茧房中的人往往三观一致,各自形成的信息茧房也基本大同小异,由此信息茧房中同质化内容的反复传播,会使群体中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观念深信不疑,进而产生群体极化。
此外,信息茧房内部的信息完全是根据个人喜好而定的。部分社会公共议题因不受喜爱而被隔绝在用户个人茧房之外,无法对用户产生引导的效果,用户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度就会有所减弱。
消解信息茧房的影响需要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和宣传教育,倡导健康有序的媒介文化。主动思索才能见微知著,广采博收才能营养均衡。用户在充分享受媒介便利的同时,应重视个人媒介素养的提升,养成健康的媒介使用习惯,建立健康的媒介生活方式。
当然,信息茧房也有着自身的优势。由公众根据自我需求和兴趣爱好而建构形成的信息茧房,剔除了公众不感兴趣的无效信息,汇聚了用户个性化的需求内容,无形中充当了“策展人”的角色。信息茧房内同质化内容的不断流动,能够汇聚人们对同一问题的多元意见,整合公众群体的智慧。
(取材于徐红昌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面对信息茧房现象,我们不必焦虑。生活在智能媒介时代,大到信息资讯,小到衣食住行,人们或多或少地被以推荐算法为代表的新技术影响着。人们得益于其高效与便捷的同时,也以自身的行为数据“供给”算法,助其成长。媒介传播是由更先进的工具来承载的,当前媒介技术的弊端或将在媒介成长的过程中得以解决。
1. 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部分信息服务平台为了迎合用户兴趣,会利用算法技术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
B. 信息来源片面、价值观念极化等社会问题可能是由个性化信息服务引起的。
C. 被包含在某一个信息壁垒内 个人或群体,他们的信息选择行为都是自主的。
D. 信息受众身边同质化信息反复传播,会强化信息受众对该类信息的偏听偏信。
2. 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信息茧房”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茧房内的信息长久包围人们,会使人们认识社会的态度与视角单一化。
B. 茧房之间的信息差异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产生争端和纠纷等非理性行为。
C. 茧房使用户对社会事件关注度减弱,导致部分社会公共议题不受喜爱。
D. 茧房有汇聚人们对同一问题的多元意见、整合公众群体智慧的优势。
3. 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既得益于新技术的高效与便捷,又以自身的行为数据助力新技术成长。
B. 用户信息素养水平影响着自身对差异观点的包容度和对算法推荐的敏感性。
C. 技术优化可利用多元信息组合的方式有效构建多元信息渗透的“信息蜂房”。
D. 在当下信息环境中,算法治理因为能够超预期实现茧房消解而被寄予厚望。
4.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信息茧房”现象的一项是( )
A. 在购物平台搜索《论语》后,再次打开APP会自动推荐《论语》类相关书籍。
B. 退休的张女士是一名资深的“抖音控”,她无论干什么,都要从抖音上获取指导。
C. B站用户关注诗词诵读的内容,平台可能会推送李白的《蜀道难》的名家诵读。
D. 粉丝团内的成员为追捧自己的偶像,经常会在网络上和其他粉丝团产生纠纷。
5. 根据以上两则材料,请简要概括消解“信息茧房”影响的策略。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C. “他们的信息选择行为都是自主的”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二段“个人或群体被包含在一个信息壁垒内,自主或不自主地把信息选择行为固定在对特定类型信息的选择之内”,可知,个人或群体对信息选择的行为是自主或不自主的。
故选C。
【2题详解】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鲁肃①论
孙权以荆州资刘备,肃劝之。荆州不还,权深为肃病。或曰:“肃心不忘汉,故资蛟龙以云雨。”或曰:“是肃之失计,公瑾在,必不为此。”是二说者,皆不明天下之大计,而熟筹于当日之形势者也。
三国时,最强者操耳!赤壁之战,权能独力以破曹乎?抑合力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