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8540字。
吉林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
说明: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贴好条形码。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相应区域作答,超出区域所写答案无效;在试卷上、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典悲剧与西方悲剧各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深受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自然条件和文化心理条件的影响、从民族精神差异性的角度审视,中国古典悲剧的美学品格和西方悲剧存在着鲜明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古典悲剧没有也不可能摆脱封建儒家思想观念的影响,因而多数作品中的悲剧人物被束缚在现存总体秩序的罗网中而无法游离,从而损失个体自主意识和对命运的反抗精神。而西方悲剧中的多数主人公总是和现存的总体秩序处于不可调和的对立状态,他们总是以挣脱现存秩序的束缚、否定现存秩序的合理性为自己行动的最终目的。
其次,中国古典美学强调“中和之美”,在悲剧创作中则表现为“哀而不伤”。中国古典悲剧中的许多作品都具有“悲欢高合”的情节特征和苦乐相错的表现手法,往往有一个“欢乐的尾巴”,以“团圆”结局。如《窦娥冤》《赵氏孤儿》《娇红记》等等,都程度不同地渗透着喜剧的因素。而西方悲剧,特别是古希腊悲刷,则强调“庄严的风格”在悲剧作品中的统一性,倾向于情节的发展要一悲到底,并往往以主人公毁灭而告终,从而在死亡中给悲剧盖上真实性的最后印记。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死亡”这一著名的内心独白,就道出了西方悲剧冲突的严峻、残酷和不可调和的特征。
第三,与西方以帝王贵族为主人公来揭开悲剧的历史不同,中国古典悲剧在早期就来现出贫民化的倾向。“偏于琐屑中传出苦情”构成中国早期悲剧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特点。贫民化倾向在后来的《窦娥冤》《琵琶记》和《桃花扇》等优秀的戏剧作品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亚里士多德作为西方悲剧论的开山者所界定的悲剧都是“英雄悲刷”,悲剧主人公必须是名声显赫、超越常人的“著名人物”。古希腊悲剧中的主角多是神化的英雄,而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角色,也都出于名门望族。在西方的一些戏剧理论家看来,悲剧和喜剧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是模仿帝王贵人的行动,而后者是模仿卑微小民的行动。
(选编自赵凯《悲剧与人类意识》,有删改)
材料二:
在西方文化中,人没有完全把自我同自然割裂开来,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主要的关系,人处于神的主宰之下,人性和神性的对立是戏剧中主要的对立形式。西方人观念中的“人性”不仅仅是人类中哪一部分人的性质,而是所有人都不能没有的性质。人的各种悲剧的最深的根须不是仅仅扎于人的自身,更扎于超人间的神的意态的存在。在人之外有一个更巨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方悲剧注重情节“庄严 风格”的统一性,往往通过在结局毁灭主人公,展现戏剧冲突严峻、不可调和的特征。
B. 在西方,悲剧和喜剧有着不同的受众,喜剧展现出了平民化的倾向,悲剧表现“神话的英雄”,为帝王贵族服务。
C. 中国悲剧不具备真正超人间的因素,因为受儒家对人和自然关系认识的影响,认为人应承担自己缺陷带来的罪责。
D. 中国悲剧中的冲突是弱者与强者的冲突,只有弱者才有可能成为悲剧主人公,西方悲剧中的冲突双方则都是强者。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则材料都谈到了儒家文化对个体的影响,但二者论述目的并不和同。
B. 中国古典悲剧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使其悲剧精神的内涵和对薄弱。
C. 西方戏剧中“人性”和神性对立,“人性”有对人类的全面的覆盖性。
D. 材料二关于中西方戏剧过错方不同的解说也能证明材料一首段的观点。
3. 根据材料一相关内容,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中国悲剧创作“哀而不伤”特点的一项是( )
A. 元曲《牡丹亭》中的杜丽娘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最后起死回生,有情人终成眷属。
B. 话剧《雷雨》最后一幕,鲁侍萍和繁漪因无法承受丧子的打击而精神失常,独留周朴园在悲痛中忏悔。
C. 话剧《天下第一楼》中的老字号“福聚德”遭遇内忧外患,由入不敷出到东山再起,最终还是走向衰败。
D. 历史剧《屈原》中,郑詹尹是朝中奸佞的帮凶,他受令用毒酒毒死屈原,却意外毒死屈原的侍女婵娟。
4. 下面是中西悲剧对比一览表。根据材料内容,对比较内容填写不恰当的一项是( )
对比类目 中国 西方
思想观念 被现存总体秩序束缚 ①
美学的风格 ② 庄严的风格
悲剧因素 ③ 人性与神性
悲剧的人物 多以平民为主 ④
A. ①与现存总体秩序冲突 B. ②中和之美
C. ③人与社会 D. ④多以贵族、英雄为主
5. 王国维曾说:《窦娥冤》“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请结合材料二及课文内容,简要分析《窦娥冤》的悲剧性是从哪些方面体现的。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悲剧和喜剧有着不同的受众”错,根据“在西方的一些戏剧理论家看来,悲剧和喜剧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是模仿帝王贵人的行动,而后者是模仿卑微小民的行动”可知,在文中只是比较西方悲剧和喜剧的主人公不同,而没有比较悲剧和喜剧的受众(观众)不同。
故选B。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镖头杨三
聂鑫森
古城湘潭,地处湘中腹地,交通十分便利。那时天下不怎么太平,财货、银两又非木船、车马运送莫属,路途遥追,山重水复,杀人劫财的事时有发生,没有护镖的寸步难行。于是,城中便有许多大大小小的镖局。
杨三的镖局名叫吉成镖局。这镖局和他本人一样,名气很大。他从十八岁开始当镖头,到不惑之年,还没有过“失镖”的记录。那时已是民国刚立的年号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