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800字。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共8页,包括三道大题,共27道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您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请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
  一、基础??运用(25分)
  五月是我校的“行为规范月”,各年级都将以“习惯养成”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请你参与七年级的筹备工作,完成以下任务。
  在准备启动仪式的发言稿时,主持人遇到了有关字词的问题,请为他提供帮助,完成1-3题。(共5分)
  好习惯对人意义深远,这是   ①   的道理。但习惯培养并非一蹴而就,须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方能成功。关于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人们有很多   ②   。古人曾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以此告□后人:行程千里,都是从一步一步开始。现代教育家陶行知也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大凡获得成功的人,都有良好的行为并长期坚持,成自然。“好习惯,益终身”,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将画线句以楷书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1分)
  2.文段中加点字的拼音及方框中应填的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锲(qiè)而不舍  诫 B.锲(qì)而不舍  诫
  C.锲(qiè)而不舍  戒 D.锲(qì)而不舍  戒
  3.结合语境,在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脍炙人口  ②真知灼见 B.①妇孺皆知  ②远见卓识
  C.①妇孺皆知  ②真知灼见 D.①脍炙人口  ②远见卓识
  一班同学正在制作展板,说明名人的成就与习惯之间的关系,请帮助他们完善展板,完成4-6题。(共6分)
  司马光 司马光少年时发愤读书,日夜苦读。夜晚困倦时,他想出一个方法:用一段圆木代替枕头。每次睡到半夜一翻身,“枕头”就会滚走,他立刻惊醒,于是起床继续读书。正是在此种毅力下,他完成了史学巨著《资治通鉴》。不仅司马光政治上功绩卓著,史学上也成就斐然。他先后任谏议大夫、翰林院学士、御史中丞等职,为朝廷政治的稳定发展做出了贡献。
  老舍 老舍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他在创作《龙须沟》《骆驼祥子》等戏剧和小说时,为了更好地展现老北京独特的风土人情,走路、吃饭都在思考,常常为了一个字绞尽脑汁。
  欧阳修 “著述须待老,积勤宜少时。”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去世,家中贫困。他的母亲只能用荻竿在沙地上教他写宇。待到欧阳修年纪稍长,母亲就从邻居借书,欧阳修每次都亲自抄录。欧阳修年少时就养成了读书不辍的习惯,这为他成为“文章百世之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鲁迅 鲁迅常年坚持凌晨三点起床写作。月朗星稀之时,鲁迅在书桌前坐下,开始写作,直到天亮。这种早起写作的习惯促使他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
  4.展板的画线句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2分)
  修改:________________
  5.有同学根据展板内容,为欧阳修和鲁迅两人撰写了一幅对联。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荻画沙石,碎翁积勤   ①   。
  ②   ,树人著夜字泣万民。
  A.①以书为乐  ②墨洒长河 B.①文传千载  ②笔耕日月
  C.①以书为乐  ②笔耕日月 D.①文传千载  ②墨洒长河
  6.关于展板人物涉及的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至五代的史事。
  B.老舍,原名舒庆春,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
  C.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阿长与<山海经>》选自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7.二班同学针对大家希望提高写作能力的愿望,准备用一段文字探究写作与习惯的关系。请你参与材料的搜集整理,完成题目。
  契诃夫喜欢通过描摹人物的“习惯”来描写人。他塑造的木匠叶里扎洛夫最能体现这一特色。“他判断每个人和每样东西的时候总是从结实着眼:看看是不是需要修理。他在饭桌边坐下来以前,先试了好几把椅子,看它们结实不结实。” 契诃夫就是这样来写人的,他笔下的人大都囿于自己的生活,【甲】,周围的世界一片黑暗。契诃夫就站在黑暗中,凝视着他们的愚蠢和精明、他们的忧愁和恐慌、他们的坏心眼和好心肠。他知道他们的所作所为多是自然之作【乙】习惯之举。
  在文段【甲】【乙】两处依次填入语句和标点,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甲】仿佛处在只有烛光能照见的那一小片光影之中  【乙】逗号
  B.【甲】仿佛在空白的画卷中涂抹绚烂的色彩  【乙】顿号
  C.【甲】仿佛在空白的画卷中涂抹绚烂的色彩  【乙】逗号
  D.【甲】仿佛处在只有烛光能照见的那一小片光影之中  【乙】顿号
  8.四班同学举办了一场小型的“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下面是展览的前言部分。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题目。(2分)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分为“孔子的生平”“孔子的德行与思想”“儒家学说的形成与发展”三个部分。展览以众多文物讲述孔子开宗儒学,倡导仁政、礼义等儒家思想;展示孔子的高尚情操;回顾孔子创办私学的历程和海人不倦的圣迹;展示儒家学说所历经的绵延不断的历史。
  小东查词典得知“高山”比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