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8770字。

  郴州市2024年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高二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试题卷共10页,有四道大题,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3.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下面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并正在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作为文明古国,虽然在农业文明时代为人类做出过重要贡献,但在前三次工业革命中落后了。改革开放使中国回到了正确发展轨道,使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补上了前三次工业革命落下的功课,终于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与发达国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从发展趋势看,中国有可能在绿色能源和数字经济的一些重要领域处于领跑地位,从而为人类社会作出贡献。
  与传统产业不同,数字经济既具有相对独立的产业形态,包括数字生成、数字传输、数字孪生、数字计算、数字存储、人工智能、数控中心、区块链等;拥有独立的基础设施,如移动和有线网络、数据库、云计算、交换中心等;又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形成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智能交通网等,对传统产业赋能,具有无孔不入的特点。中国率先在全球建立起了泛在、络和数据中心,普及了手机等数据终端设备,带动了电子商务、网上结算和云计算、云课堂、云视频、云商贸、云办公、云签约、云医疗、云游戏等迅猛发展。随着信息获取便利程度的提高和教育的普及,生产和交易成本将会下降,人口素质和劳动技能将不断提升。当前,对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正紧锣密鼓进行,这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任务完成后,我国产业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将大幅提升,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中国发展数字经济不仅造福于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于整个人类社会。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中国已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涵盖互联互通、贸易、投资、金融、社会、海洋、电子商务、科技、民生、人文等领域。
  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建设项目不断增加,合作规模不断扩大,陆、海、天、网“四位一体”的互联互通布局扎实推进。按照“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规划,共形成3000多个互联互通、社会民生合作项目。我国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超过1400亿美元,展现了一个开放中国的担当和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打通了中国西部地区从成都和重庆出发到太平洋的便捷出海通道。仅在铁路建设方面,中老高铁的建成通车,可使老挝的总收入提高21%。印尼雅万高铁的建成,开创了印尼的高铁时代。中国帮助非洲建设了长达6000公里、共9条铁路。据世行报告,共建“一带一路”使参与方贸易增加4.1%,吸收外资增加5%,使低收入国家GDP增加3.4%。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曾面临“缺屏少芯”难题。京东方、华星等显示企业的崛起,成功打破了“缺屏”瓶颈,并成为出口拳头产品。今天,我国在显示产业的成功经验正在芯片产业复制。我们相信,有了显示产业的经验,中国打破芯片瓶颈只是时间问题,而且不会再像显示产业那样需要30年的努力,多则十年,少则五年,中国芯片不仅能够打破美国封锁,满足国内需求,而且必将成为全球市场强有力的竞争者和引领者。在显示屏和芯片产业的带动下,我国数字经济必将走在世界前列。
  1956年,毛主席曾说:“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在数字经济发展上,中国能走在世界前列,就是为人类做出较大贡献的最好机会。
  (摘编自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从七种思维看数字经济》)
  材料二:
  当前新质生产力从新动能角度具体表现为新科技、新能源和新产业以及促使这三个方面融合发展的数字经济。数字经济产生数字生产力。数字经济是当前阶段新质生产力的综合质态,新科技、新能源、新产业都离不开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是以信息和知识的数字化形成的数据为关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虽在前三次工业革命中落后了,但改革开放几十年的时间补上了功课,中国是有能力在绿色能源和数字经济的一些重要领域发挥领跑的作用的。
  B. 紧锣密鼓进行的对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任务完成后,将大幅提升我国产业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进一步加快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C. 我国芯片产业正在复制显示产业的成功经验,打破芯片瓶颈只是时间问题,我国能打破美国封锁,满足国内需求,数字经济必将走在世界前列。
  D. 数字经济的应用范围和场景不断扩大,推动了新质生产力发展。我国在一些瓶颈和“卡脖子”领域取得了突破,又进而发展了新一代的数字经济。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传统产业相比,数字经济有其特别性:既具有相对独立的产业形态、拥有独立的基础设施、又能融合其他产业,对传统产业赋能,具有无孔不入的特点。
  B. 数字经济包含数据、算力、算法三个全新因素,要想数字经济的新质生产力特征更明显,就要算力更强大,算法更先进,数字技术更尖端,数字平台规模更大、应用更广泛。
  C. 数字经济可以促使新科技、新能源、新产业三方面融合发展,数字经济也是当前阶段新质生产力的综合质态,其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还需要迭代升级,还有发展空间。
  D. 数字经济时代只要我们积极采取措施,就能够化解信息过载、个人隐私泄露、生活与工作失衡等烦恼,从而让数字经济更好地服务于老百姓的生活,实现美好未来。
  3. 下列材料中,不能用来论证材料二的观点的一项是(    )
  A. 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数据,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相当于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41.5%。
  B. 雄安新区围绕算力、算法、算料适度超前部署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数据资源化和资源数字化,“十四五”将期间大数据在城市精细化治理和应急管理中贡献率将达到80%。
  C. 北京市推动数字技术和城市基础设施深度融合,加速建设数字城市基础底座,千兆固网用户达129.6万户,建成5G基站7.5万个,实现五环内全覆盖和典型场景精准覆盖。
  D. 中国移动将建成的400G全光省际骨干网,是承载省间算力、互联网等信息传递的大动脉,能够连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8大“东数西算”国家枢纽集群。
  4. 下列选项中,对材料二图表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资金主要投入方向上,2022年与2021年相比涨幅最大的是硬件建设方面。
  B. 在资金主要投入方向上,2022年有92%的受调研企业选择了软件投入。
  C. 近几年新增内部人员人工成本不增反减,说明在数字经济时代人工越来越不值钱了。
  D. 2022年与2021年相比,软件投入、系统运维两个方面的资金投入涨幅不太明显。
  5. 结合文本,请你谈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培养哪些数字化能力?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取得了”“发展了”错误,从材料二中第二段“数字经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因此需要迭代升级”“尤其是在一些瓶颈和‘卡脖子’领域如芯片、光刻机操作系统、机器人等方面亟需取得突破。另一方面要发展新一代的数字经济,培育新质生产力”等中可以看出尚未实现。选项变未然为已然。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三(节选)
  沈从文
  凡是到杨家碾坊碾过谷子的,都知道杨家三三。
  这碾坊上游有一潭。碾坊主人在这潭中养得有几只白鸭子,水里的鱼也比上下溪里多。照一切习惯,凡靠自己屋前的水,也算是自己财产的一份。水坝既然全为了碾坊而筑成的,一乡公约不许毒鱼下网,所以这小溪里鱼极多。遇到有不甚面熟的人来钓鱼,看到潭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