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290字。
《谏逐客书》同步练习
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B.“陛下”原来指站在宫廷台阶下的侍者,后来成为对帝王的尊称。
C.古人往往用“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来泛指四方异族,对古代西北少数民族泛称“西戎”,如文中“西取由余于戎”。
D.“臣”早期是古人表示谦卑的自称,百姓也可以自称“臣”,后用作臣下对君主的自称。
2.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一种公文文体,即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为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
B.李斯,汝南上蔡人。早年为郡小吏,后拜荀子为师,学成后辅佐秦王嬴政。在秦任丞相期间,他主张废除分封制,焚烧诸子学说,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制,但其性质都是一样的。
C.《郑》《卫》《桑间》都是指郑国、卫国一带的乐曲。“桑间”是卫国濮水边的地名,相传卫国男女常在濮水上欢会歌唱,后来用“桑间濮上”代指淫靡之风盛行的地方。
D.“五帝”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指的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这五位帝王,他们是上古时代五位最具影响力的部落首领,后来成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五方天帝”。“三王”是指夏禹、商汤、周武王这三位开国君主。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不该驱逐客卿的原因的一组是( )
①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②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③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
④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⑤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⑥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⑤⑥ D.①④⑥
4.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B.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C.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
D.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5.对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过:错
B.而陛下说之,何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