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920字。

  14.1《促织》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名句名篇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贾谊《过秦论》“吞二周而亡诸侯             ”,极言秦始皇的功业;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              ”,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            ”,抒发了壮志未酬的遗憾;陆游《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          ”,表现了抗击金兵的豪迈气概。
  2.《促织》选自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揭露了封建皇帝的荒淫;俄国诗人     的《致大海》,表现了对自由的向往。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城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②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节选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乙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节选自蒲松龄《促织》)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思国之安者”的“安”是安定的意思,与《鸿门宴》中“沛公安在”的“安”不相同。
  B.“人君当神器之重”的“当”有“掌握”之义,与《六国论》“当与秦相较”的“当”相同。
  C.跬步,古时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在本文中用来引申为一举一动。
  D.恩荫,指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的待遇;在文中指抚臣等人沾光受益。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第①段以“固本浚源”为喻引出话题,生动形象地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
  B.甲文第②段称呼尊敬,多用“人君”“元首”等词语,突出对方地位,既表敬畏,也是提醒。
  C.甲文第②段概括历代君主创业而不能守成的规律,对比分析“殷忧”与“得志”的不同心态与结果。
  D.“一人飞升,仙及鸡犬”凸显人物命运,揭露官贪吏虐的黑暗,批判以虫致富的无情,讽刺当时社会。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2)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
  6.《谏太宗十思疏》中说“其可忽乎”,《促织》中言天子“不可忽也”,请结合选文分析“不可忽”的原因。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关于大自然的乐音,古人说过“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此处的虫声指蟋蟀的鸣声。蟋蟀又称作蛐蛐、促织、秋虫,古书中也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