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16280字。

  上海市普陀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名篇名句默写
  1.按要求填空。
  (1)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2)《国风》好色而不淫,      。(《屈原列传》)
  (3)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课文《〈老子〉四章》中也讨论“知人”和“知己”关系的句子是“      ,      ”。
  二、语言文字运用
  2.按要求选择。
  (1)下列情形中不属于乡土中国特点的一项是(    )
  A.未婚男女必须征得双方家长同意才可以结婚。
  B.与年长者在一起,必须保持恭敬有礼的态度。
  C.认为打官司丢人现眼,往往选择私了的方式。
  D.为了避免双方利益纠纷,找一个熟人做证人。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流浪地球2》定位于在超越民族性的跨文化认同中,去建构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对于包括郭帆等在内的当下新一代中国电影人而言,______。在此过程中,科学与艺术融合的理念,已然渗透于新一代中国电影人的创作与表达之中。
  ①在这样一种场域中,电影的视听表达,不再只是对经验世界的再现
  ②而是融合了经验视觉与超经验视觉的表达策略
  ③电影不仅仅只是一种艺术形式,一种文化商品
  ④进行一种蕴含探索性与实验性的艺术创造
  ⑤更是一种具有能动性的思想实验的场域
  A.③④⑤②① B.④①②③⑤ C.③⑤①②④ D.④⑤③②①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一般来说,阅读是和文字相关联的。当然人们有时也会把欣赏一幅好画说成“读画”。用在这里的“读”,强调的是欣赏的深度了,就此也微妙地点出了看画与读画间的差异。但是,在网络时代,在网页挤占书页、读“屏”多于读书、纸和笔逊位于光和电、机器的规则代替着汉字的规范、数字的操作颠覆了铅字的权威、“输入”代替着书写的潮流中,在“拇指文化”无限深入人群的今天,在消费的欲望热烈拥抱大众的背景下,“读”和“看”的界限似乎日渐模糊起来。入“网”者众,正如一位著名诗人的著名短诗:“生活——网。”技术的战车把新媒介——数码技术送进人间,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圣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看图被称为“读图”,而这里的“读”已不再意味着欣赏的深度。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替代着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这应该说是一种阅读的革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