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3820字。
辽宁省县域重点高中协作体高一10月份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敢为天下先”是5000年中华文明所孕育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发展,并在当代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很好地继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敢为天下先”的思想和精神,并与民族复兴伟业紧密结合起来。
中国共产党勇担民族复兴历史大任。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这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也是时代的重托,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的辩证统一。面对近代以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不仅要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还要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使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以说,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历史,就是对“敢为天下先”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好传承和践行。在时代洪流的大浪淘沙中,谁能背负起天下之重担、承担起天下之使命,历史就会选择谁,人民就会跟谁走。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和百年奋斗,既是对“敢为天下先”精神的继承与弘扬,更在其内涵上作了进一步深化、在价值目标上实现了进一步升华。
承担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人“敢为天下先”,书写了流光溢彩、气壮山河的百年奋斗历史。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中国共产党诞生那一刻起,中国人民开始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华民族开始艰难地但不可逆转地走向伟大复兴。一百年来,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甚至难以预料的惊涛骇浪,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最前列,把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沿着正确方向勇毅前行。
(摘编自杨玉飞《中国共产党人“敢为天下先”》)
材料二:
“敢为天下先”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原文为“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此处的“不敢为天下先”,意为不敢居天下人之前,不与人争名、与民争利。对个人而言,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对国家治理而言,这句话体现了尊重群众利益的政治态度。随着社会环境的演变,在不同的语境中,更多的人取“敢为天下先”中的锐意进取之意,勉励人们勇于应对变化、破解危局,在困难和风险面前不放弃、不逃避,始终保持迎难而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老子《道德经》中的“不敢为天下先”,是道家“无为”“不争”思想的一种体现,现代社会已完全不适用。
B.“敢”字为先,敢为天下先,是中华民族始终不惧挑战的无畏品格,是坚定意志、锲而不舍执着精神的体现。
C.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融为一体,才能涵养为国为民的责任感、孕育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
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只有胸怀“国之大者”、心系“民之关切”,才能激起主动求变、敢为天下先的内驱动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敢为天下先”是5000年中华文明所孕育的人文精神,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地在传承和践行着这一传统文化精神。
B.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出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体现出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C.谁能背负起天下之重担、承担起天下之使命,历史就会选择谁,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中从未出现过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情况。
D.新时代,“敢为天下先”就是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闯、大胆试不断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3.下列选项能作为论据支持材料一中“敢为天下先”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B.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陈亮在谈到“成人之道”时认为:“气不足以充其所知,才不足以发其所能,守规矩准绳而不敢有一毫走作,传先民之说而后学有所持循;成人之道宜未尽于此。”
C.10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无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担当,无不具有惊天动地的开创性。
D.无论是推进自主创新,还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都需要“十年磨一剑”的韧劲、“把冷板凳坐热”的毅力,创新之路,从无坦途。
4.材料二多处运用引用论证,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4分)
5.“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当今时代有哪些重要意义?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歇暑 召唤
五月旱不早,六月连阴吃饱饭。节令一入梅,连阴雨就没完没了地下起来,乡村就会湿漉漉地氤氲着一种可人的地气。六月的乡村,是一个多情的雨季。六月雨,就像是毒日下的一伞阴凉,可心得很,人乘凉,苗疲长,谷灌浆,万事万物都在噬噬有声地拔节。一切都葱茏着、生长着,就连人的精气神也在雨水里发芽。坐下来,望着一帘檐雨,人就有了闲心逸情,或遥想,或展望,或感伤,或眷念……做娘的自然就要想起远嫁的女儿,想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五月又是栽秧割麦两头忙……喷喷,人怕累得脱了一层皮,是该接女儿歇暑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