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7920字。

  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语文
  本试卷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总用时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域填涂相应题号的选择项。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的这一号召,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理论源头和精神旗帜,始终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就一定要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不断从中汲取继续前进的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
  学精悟透用好看家本领首先要打好“学”的基础。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党员干部要把加强理论学习作为一项基本功。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一定要熟读精思、学深悟透、常学常新,熟练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穿透思想迷雾,冲破犹豫彷徨。通过“学”拧紧“总开关”,坚定“四个自信”。
  学精悟透用好看家本领关键要做好“用”的功夫。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实践性是其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学好是为了用好,要用看家本领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巨都是前所未有的。要把对看家本领的学习领悟,转化为看待问题的宏阔视野、分析问题的辩证思维、解决问题的高超本领。
  比如,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就要勇于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破除一切体制机制障碍,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比如,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就要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在新时代,学精悟透用好看家本领,核心要义就是要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摘编自《学精悟透用好看家本领》)
  材料二:
  自19世纪40年代起,马克思、恩格斯开始阅读欧洲学人的中国论著以及当时欧洲媒体报道的中国要闻和旅华人士记述的中国见闻,在世界历史视域中关注近代中国社会的遭遇。他们分析了两次鸦片战争的性质和中国社会的未来走向,强调中华文明“具有光辉的历史意义”,认为文明源远流长的中国必将展现“亚洲新纪元的曙光”。
  马克思、恩格斯在著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是党的强大思想武器这一意义。
  B.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因为党员干部要熟读精思、学深悟透、常学常新,熟练掌握。
  C. 在新时代,只有学精悟透用好看家本领,才会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在我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创造新的历史的当下,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论述仍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启示意义。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注重实践的特点。
  B. 马克思、恩格斯在著述中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及影响,表现出他们对中国人民被西方列强侵略不幸遭遇的同情。
  C. 在“腐朽的”“半文明的”状态中昧于形势、甘于自欺,没有抵御列强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是晚清中国成为西方列强意欲瓜分之地的重要原因。
  D. 马克思、恩格斯的分析具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明晰的辨证视角,他们对中国历史的分析是全面而完整的。
  3. 下列各种现象中,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一项是(    )
  A. 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同时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
  B. 对于国内和国际的现状的研究有了某些成绩,但对于国内和国际的各方面,对于国内和国际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了解不够。
  C. 教哲学的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教经济学的引导学生研究中国经济的特点,教政治学的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策略。
  D. 门捷列夫根据原子量的变化,制定了元素周期表,尔后,根据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几种元素,它们的化学特性刚好符合元素周期表的预测。
  4. 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有哪些现实意义?请结合两则材料进行概括。
  5. 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分析文明源远流长的中国必将展现“亚洲新纪元的曙光”?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因为……”错误,因果倒置。由材料一第四段“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党员干部要把加强理论学习作为一项基本功。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一定要熟读精思、学深悟透、常学常新……”可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所以”党员干部要熟读精思、学深悟透、常学常新,熟练掌握。
  故选B。
  【2题详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手
  冷江
  他哭了!
  大屏幕清清楚楚,入围比赛的十名选手,就像十颗闪闪的星子,嵌在暗蓝的天幕上。其中有一颗在他的心里已经无数次闪亮过。但那不是他自己。他比那个名字的排名更靠前。
  他知道接下来,按照比赛规则,前5名有权按照排名次序,从其余入围者中自由挑选一名两两对抗。赢者进入最终的决赛,有权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比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