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560字。
2024年秋期八年级语文督学清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学校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考生作答时,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班级拟开展“行走华夏,细嗅神州”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完善。
小组成员想用下面这段文字介绍国庆节北京天安门广场参加升旗时的最真切感受,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完成1-2题(4分)。
10月1日凌晨五时许,观旗区人头攒动,大家屏息敛声,翘首以待。六时十一分,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国旗冉冉升起,“中国万岁”的欢呼声 ① 耳欲聋。此情此景:我似乎感受到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锐不可当的战斗气势;仿佛聆听国家公祭日 ② 聋发聩的长鸣警钟;隐约再现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份记忆,会深深地 ③ 刻在我的生命里,我由 ④ 地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
1.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píng qiào dāng zháo B.bǐng qiáo dāng zhuó
C.bǐng qiào dǎng zháo D.píng qiáo dǎng zhuó
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振 ②震 ③镌 ④忠 B.①振 ②震 ③隽 ④衷
C.①震 ②振 ③镌 ④衷 D.①震 ②振 ③隽 ④忠
3.小组成员小宛在南京参观回来后,真正才明白国家设立公祭日的意义。下面是她的理解,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更是抚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国家公祭日的设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______,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①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
②是为了中国与世界更好地沟通
③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
④是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
⑤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
⑥是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
A.②③①⑥⑤④ B.④⑥①⑤③② C.②⑥④①⑤③ D.①③②⑤④⑥
4.小组成员围绕活动主题写了一段感言,请你将空缺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8分)
了解华夏,感受美好。“风声一何盛, ① ”,刘桢在《赠从弟》中借赞美松柏,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 ② ,浅草才能没马”,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早春之景,表达对春天到来的喜悦:“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③ ”,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借写晨昏变化之美,表达沉醉山水的愉悦;“月下飞天镜, ④ ”,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描摹江上美景,展现出开朗的心境;“ ⑤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面对奇山,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产生了鄙弃尘俗之念;“ ⑥ , ⑦ ”,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于边塞壮丽景色中,寄寓悲壮情怀;“攀条折其荣, ⑧ ”《庭中有奇树》中诗人以花寄情,表达对远行之人的思念。游遍千山万水,无论悲喜,都是对祖国75华诞的最美好的祝愿。
5.小组成员在这次主题活动中搜集到了一些古今名人的相关材料,请按要求回答问题。(共9分)
【材料一】①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秦风??无衣》)
②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③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材料二】黄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赤丹忠心,殚精竭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加速推动了我国的地球深层探测事业,书写了在地球深层探测领域的传奇,展示了归国科学家至诚报国的风采。2017年1月,他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
【材料三】如下图。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2分)
(2)无憾人生,挺起国之脊梁,请结合【材料二】中黄大年的事迹,完成下面的对联。(2分)
上联:忆往昔,邓稼先鞠躬尽瘁“两弹”扬国威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介绍【材料三】上图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5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6—9题。(共11分)
【文本一】
碧水上空的“红箭”
——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