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8190字。
★启用前注意保密A卷
大湾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末普通高中二年级联合考试
语 文
本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儒道互补,这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是个老而又老的话题,然而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我们又可以从这个古老的话题中不断地引发出新的思考。
在我看来,尽管儒道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可以用不同的结构模式来加以分析,但从对华夏美学的贡献而言,儒家的功能主要在“建构”,即为中国人的审美活动提供某种秩序化、程式化、符号化的规则和习惯;道家的功能则主要在“解构”,即以解文饰、解规则、解符号的姿态而对儒家美学在建构过程中所出现的异化现象进行反向的消解,以保持其自由的创造活力。正是在这种不断的“建构”和“解构”过程中,中国古典美学才得以健康而持续地发展,从而创造着人类艺术史上的奇迹。
儒家在进行礼乐文化的重建过程中,为铸造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习惯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我们知道,人与动物的不同,就在于人是一种文化的动物,而文化则是以符号为载体和传媒的。在这个意义上,著名符号论美学家卡西尔曾经指出,人是一种符号的动物。而以“相礼”为职业的儒者,最初恰恰是这种文化符号的掌管者和操作者。“近代有学者认为,‘儒’的前身是古代专为贵族服务的巫、史、祝、卜;在春秋大动荡时期,‘儒’失去了原有的地位,由于他们熟悉贵族的礼仪,便以‘相礼’为谋生的职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下卷)。这种看法是有一定根据的,孔子所谓“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论语•子罕》)便是最好的说明。
当然了,孔子所开辟的儒学事业,绝不仅限于这种外在符号的掌管与操作,他要使职业的“儒”成为思想的“家”,就必须通过以“仁”释“礼”的方式,而为外在的行为规范(符号形式)找到内在的伦理准则(价值观念)的支持,从而克服文化符号混乱无序的历史局面,以保持世人的文化品味。所谓“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即表明,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里,礼乐的复兴在孔子那里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物质形式而已,它本身就标志着人与非人的界限。从政治的意义上讲,只有遵循礼乐本身所规范的行为法则和等级制度,才能使人与人在进退俯仰之间保持一种行而有等、爱而有差的和谐而有度的社会秩序,即所谓“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颜渊》)从文化的意义上讲,只有掌握了礼乐本身所具备的有意味的符号形式,才能使人与人在温、良、恭、俭、让的社会交往中保持一种高于蒙昧和野蛮色彩的文明形象,即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尽管在孔子那里,文化的建构是要以生命的繁衍和物质的保障为前提的。
(摘编自《结合几个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谈儒道互补及其永恒价值》)
材料二:
庄子对人生冷眼旁观但并不厌世,他对生命的体会思考前无古人,力透纸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庄子对人类发出了善意的提醒;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庄子思想与儒家思想形成了互补关系,可以让人们在处理人我关系时张弛有度;在人与自己的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是一种文化的动物,文化是以符号为载体和传媒的,从此意义讲,人也是一种符号的动物。
B. “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说明孔子才德出众,职业依然是为贵族服务的巫、史、祝、卜。
C.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说明遵循礼乐能使人与人保持和谐有度的社会秩序。
D. 人们掌握礼乐所具备的有意味的符号形式,能在社会交往中保持高于蒙昧和野蛮色彩的文明形象。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道互补虽然是中国哲学史的一个老话题,但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进行新思考。
B. 儒家的功能主要在“建构”,道家的功能主要在“解构”,这交替作用使中国美学健康持续发展。
C. 儒家为中国人提供秩序化、程式化、符号化的规则和习惯,使华夏美学保持自由的创造活力。
D. 从对华夏美学的贡献方面来看,儒家的“建构”功能和道家的“解构”功能有着互补的关系。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对华夏美学的贡献而言,儒家的功能主要在‘建构’”这个观点的一项是( )
A.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
B.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C. 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D.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 论文在发表时,一般会在论文的开篇有论文的内容摘要,论文的内容摘要可以让读者聚焦地了解论文研究成果的主要观点。复兴中学校刊计划在《文化赓续》栏目刊载材料一,请为材料一写一段内容摘要。
5. 当代作家鲍鹏山在《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一文中说,“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请结合材料二谈谈庄子思想的当今时代价值。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职业依然是为贵族服务的巫、史、祝、卜”错误。原文“近代有学者认为,‘儒’的前身是古代专为贵族服务的巫、史、祝、卜;在春秋大动荡时期,‘儒’失去了原有的地位,由于他们熟悉贵族的礼仪,便以‘相礼’为谋生的职业”“这种看法是有一定根据的,孔子所谓‘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便是最好的说明”可知,孔子自述以“相礼”谋生,故不再为贵族服务。
故选B。
【2题详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耧 车
李锐
孙子牵着黄牛走在前头,爷爷扶着耧车跟在后头。一个七岁,一个七十岁。①随着起伏的脚步,山谷里响起叮当叮当的牛铃声,舒缓,从容,悠远得好像一个神话的开头。
就像是知道人们要播种了,昨天下了整整一天的春雨。一夜醒来,田野山林忽然平添了许多亮眼的绿色。明艳的太阳把潮湿的山野晒出一层淡淡的雾气,一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