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6100字。
保密★启用前
广东省肇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我们不仅承认实践是真理的标准,而且要从发展的观点看待实践的标准。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它既具有绝对的意义,又具有相对的意义。就一切思想和理论都必须由实践来检验这一点讲,它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就实践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上都有其局限性,不能无条件地完全证实或完全驳倒一切思想和理论这一点来讲,它又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但是,今天的实践回答不了的问题,以后的实践终究会回答它,就这点来讲,它又是绝对的。列宁说:“当然,在这里不要忘记: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观点,就是任何思想、任何理论必须无例外地、永远地、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的观点,也就是真理发展的观点。任何思想、理论,即使是已经在一定的实践阶段上证明为真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要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而得到补充、丰富或者纠正。毛主席指出:“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又指出:“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实践论》)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强调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永远没有完结,就是承认我们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或最终完成,就是承认由于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我们的认识可能犯错误,需要由实践来检验,凡经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或者不符合实际的东西,就应当改变,不应再坚持。事实上这种改变是常有的。毛主席说:“真正的革命的指导者,不但在于当自己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有错误时须得善于改正,……而且在于当某一客观过程已经从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发展阶段推移转变的时候,须得善于使自己和参加革命的一切人员在主观认识上也跟着推移转变,即是要使新的革命任务和新的工作方案的提出,适合于新的情况的变化。”(《实践论》)林彪、“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胡诌什么“一句顶一万句”“句句是真理”。实践证明,他们所说的绝不是毛泽东思想的真理,而是他们冒充毛泽东思想的谬论。
现在,“四人帮”及其资产阶级帮派体系已被摧毁,但是,“四人帮”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还远没有完全粉碎。毛主席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经批评过的“圣经上载了的才是对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这种倾向依然存在。无论在理论上或实际工作中,“四人帮”都设置了不少禁锢人们思想的“禁区”,对于这些“禁区”,我们要敢于去触及,敢于去弄清是非。科学无禁区。凡有超越于实践并自奉为绝对的“禁区”的地方,就没有科学,就没有真正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而只有蒙昧主义、唯心主义、文化专制主义。
党的十一大和五届人大,确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发展时期的总任务。社会主义对于我们来说,有许多地方还是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我们要完成这个伟大的任务,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研究;躺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现成条文上,甚至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裁剪无限丰富的飞速发展的革命实践,这种态度是错误的。我们要有共产党人的责任心和胆略,勇于研究生动的实际生活,研究现实的确切事实,研究新的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只有这样,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才能够逐步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前进,顺利地进行新的伟大的长征。
(节选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材料二: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等人认为光是无形无质无限快地传播的。17世纪初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进行了最早的测量光速的实验。由于当时没有精确计时器和望远镜等设备,并没有得到满意结果。17世纪中后期,法国天文学家罗默发现木星卫星掩星发生时间与地球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思想和理论正确与否,都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
B. 虽然实践有局限性,不能验证所有的理论,但无论什么理论终究都需用实践验证。
C.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不能成为“禁区”,也都需用实践来检验。
D. 世界上一切事物,不管是认识、理论,还是实践,永远都不可能是确定的和正确的。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打破“四人帮”对人们思想的禁锢,挣脱他们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冲破“禁区”,对于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意义重大。
B. 认识到所有的真理都在不断发展,承认我们的思想有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可能犯错误,这都是我们肯接受实践检验的重要前提。
C.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总任务要求我们,应减少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依赖,勇敢地投身于革命实践,向着自由王国前进。
D. 国际计量大会将光在真空中行进1/299792458秒的距离定义为1米,有了一米这个精确的常数,意味着光速也无需实验测量了。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孔子: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B. 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 朱熹: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
D. 王阳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4. 材料一运用“引用论证”来说理,在引文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
5. 阅读材料二所讲述的光速测量史后,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永远都不可能是确定的和正确的”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一第一段说“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
故选D。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且说宝玉来至梨香院中,正见薛姨妈打点针黹与丫鬟们呢。宝玉忙请了安,薛姨妈忙一把拉了他,抱入怀内,笑说:“这么冷天,我的儿,难为你想着来,快上炕来坐着罢!”宝玉道:“姐姐可大安了?”宝钗见宝玉进来,连忙起身含笑答说:“已经大好了,倒多谢记挂着。”说着,让他在炕沿上坐了,即命莺儿斟茶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