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758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刚健有为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之一,是人们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原则,是中国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
孔子已经提出刚健有为的思想。他十分重视“刚”的品德。他说:“刚毅木讷近仁。”刚毅指坚定性。他高度肯定临大节而不夺的品质,认为这是刚毅的表现,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便是其生动写照。在孔子心目中,刚毅和有为是不可分割的。有志有德之人,既要刚毅,又要有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孔子提倡并努力实践为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鄙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他还说,吃饭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的失误,这才是好学的君子。儒家经典《中庸》提倡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治学之道,主张刻苦学习,不甘人后,“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这些都是刚健自强、积极有为思想的表现。
《易传》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作了概括的经典性的表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体运行,健动不止,生生不已,人的活动乃是效法天,故应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这里阐明了效法天行之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思想。它把刚健当做一种最重要的品质,同时又要求刚健而中正,即不妄行,不走极端,能够坚持原则,以“中正”的态度来立身行事。这就防止了主观盲动等片面性的弊病。从战国到清代,历时两千年,《易传》关于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可以说是深入人心,为全社会所接受,不仅对于知识分子,而且对于一般民众也产生了强烈的激励作用。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中华民族具有连续性的文化进程告诉我们,文艺必以气象取胜。刚健雄浑的美学精神中,蕴含着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宏大气象。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虽然饱经忧患,却能渡过一道又一道难关,其内在动力和凝聚力正在于此。我们只有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刚健自强、奋发有为的精神,才能铸就民族复兴的伟业,不断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孔子看来,意志坚定并且有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是有志有德之人的必备品质,而且人应向着崇高理想不懈奋斗。
B. 《易传》概括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同时将“刚健”的具体内涵发展为“中正”,以更利于人们立身行事。
C. 延安革命文艺蓬勃发展,诞生了许多凝聚“刚健”精神的文艺作品,对革命军民、普通民众都产生了极大的激励作用。
D. 关于优秀传统文论和中华美学精神的当代建构,我们使命重大,除弘扬“刚健”精神外,还需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继续汲取营养。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刚健”精神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影响,但二者的论述各有侧重。
B. 《易传》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深入人心,也体现在中华民族连续性的文化进程中。
C. 鲁迅晚年倾力于译介外国版画作品,意在振作国民精神,可见他超越了狭隘的文艺趣味。
D. 对中华美学传统辩证取舍,借鉴西方美学“崇高”观念,可以突破今日世界性文化困境。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中庸》倡导“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孟子赞美商汤“汤执中,立贤无方”。
B. 司空图说“素处以默,妙机其微”,欧阳修说“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
C. 司马迁说“《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民间谚语说“人穷志不短”。
D. 《尚书》中推重“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姚鼐认为“阴阳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 在“刚健”精神主题研讨会上需要你发言,请你结合两则材料,围绕“传统塑我•当代需求”两个角度写出发言提纲。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同时将‘刚健’的具体内涵发展为‘中正’”曲解文意。依据材料一第三段“它把刚健当做一种最重要的品质,同时又要求刚健而中正”可知,原文意思是“要求刚健而中正”,二者是并列的要求,而不是内涵。
故选B。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玉兰吾妻
乔叶
奶奶说她是文盲,我原本是信的。直到在村小上了学,才发现她也能识些字。有一次,我在写天,写得马虎,那一竖便往上顶破了横。她路过时看了一眼便站住,问,你写的这是个啥。我说是天。她说我看像是夫。我说就是天。她说天字出头就是夫。我不耐烦地说夫什么夫,她说丈夫的夫。①我翻眼看她,她却突然红了脸,疾步离开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