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7560字。
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3.考试作答时,请将答案正确地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文明与文化有紧密联系,文化是指人类活动,而文明则是指人类活动的成果。一定时期一定地域一定群体的文明样态就是所谓的“文明形态”。人类文明形态依据不同的参考有多种划分方法。根据生产力水平和与之相适应的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可分为游牧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根据社会形态可分为原始文明、奴隶文明、封建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等。无论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研究人类文明史,中华文明始终是最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因为中华文明是人类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至今仍然充满生机的文明,中华文明也是人类现代文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
②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中华文明就是地球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从汉代直到明朝中叶,中国生产力水平一直领先世界。中西方拉开差距是从15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开始的,此后中国和西方走上了不同的发展轨道。西方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并成功开创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而中国却一直在农业文明轨道上缓慢前行。中华文明还经历了长达百年的“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悲惨历史。特殊的历史造就了特殊的文明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也正是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过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成功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③所谓“新”,既是相对于一切旧文明而言的新,包括中华传统文明;也是相对于一切现代文明而言的新,包括西方现代文明。因为,中国式现代化所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下,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全人类共建、共治、共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人类文明形态,它超越了以往人类一切文明形态,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方向。
④第一,这种文明新形态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文明。中国式现代化所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强调五大建设一起抓、五大文明相协调,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全面性、系统性,共同铸就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⑤第二,这种文明新形态意味着一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其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文明新形态与一切旧文明的根本区别。在人类历史上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是以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中心,而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因为人民解放成为统治者,人民的中心地位、主体地位才得以体现。坚持共同富裕道路,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对一切剥削制度以及建立在剥削制度基础上的旧文明的批判和超越。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对资本主义文明的物质主义、金钱至上价值观的超越,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异化人”的救赎和回归。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西式现代化批判之后的领悟,人类不能无节制向自然索取或向自然排放,恩格斯早就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最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共产主义的终极追求。因为,共产主义是自由人联合体,没有社会的全面进步,哪里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没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哪会有自由人联合体?
摘编自杜志章《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材料二:
①不同的文明发生于不同的土壤,由于生长的自然、社会环境不同,它们“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马克思说:“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最重要的研究对象,因为中华文明是人类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且依旧生机勃勃的文明,也是人类现代文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B. 相对于一切旧文明和一切现代文明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所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超越了以往人类一切文明形态,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方向。
C. 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一切旧文明的根本区别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则都是以统治阶级为中心,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是以人民为中心。
D. 不同的文明“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文明因交流互鉴而丰富多彩,而“文明冲突论”与“国强必霸论”否定了文明差异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第①自然段从三个概念入手,指出人类文明的各种形态,最后指明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不可磨灭的地位。
B. 材料一第②自然段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证明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中华文明就是地球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C. 材料二着重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证明了中国式现代化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办法。
D. 两则材料都主要运用了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生动有力地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世界文明的新形态。
3. 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中国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为全球减贫事业和人类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其他国家减贫脱困提供了参考方案。
B. 中国不断为世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制造,为各国提供更大规模的中国市场,还承担维和责任,斡旋冲突,调解矛盾,将和平发展红利惠及世界。
C. 中国努力走出一条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植树造林占全球人工造林的1/4左右,呼吁国际社会共建绿色家园,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D. 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来自世界各地的76名年轻人并肩前行,“一起向未来”,展现了世界各国人民休戚与共、同创未来的美好期许。
4. 为什么说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
5. 以上两则材料提到哪些现代化模式?结合材料内容谈谈如何正确看待“现代化”?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最重要的研究对象”错,原文为“中华文明始终是最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
C.“人类文明新形态”扩大范围,应该为“中国式现代化所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D.“‘文明冲突论’与‘国强必霸论’否定了文明差异的必然性和合理性”错。选文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有力地反驳了‘文明冲突论’‘国强必霸论’等观点,为化解‘文明冲突’展现了中国智慧,科学阐明了文明差异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并不能说明“文明冲突论”“国强必霸论”否定了文明差异的必然性与合理性。
故选B。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城防图①
陈刚
随着战争形势的推进,为了顺利解放宜昌城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现在上级迫切需要获得城防工事布防图。上级通知“萝卜”迅速启用潜伏多年的“锥子”。
“萝卜”把“同德元”大药房白底黑字的招幌换成了白底红字,同时发布了高价收购五倍子陈货的信息。第二天中午,一辆黄包车在“同德元”大药房门口停下。下来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