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210字。

  厦门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考语文试题
  2024.9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补写古代诗文名句。(10分)
  (1)停杯投箸不能食,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2)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3)____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5)在面对人生的悲喜得失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探求古仁人“不以物喜,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豁达胸襟。
  (6)游玩时,看到山间随着晨昏而变化的景色,我们可以感受到欧阳修笔下“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7)春夏,我们来到枝叶茂盛、繁花似锦的中山公园,看着眼前美景,不由得联想到欧阳修《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暗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10分)
  “反弹琵琶”飞天形象、后羿和龙车、宋代星相图、东方红卫星、长征系列火箭……对于近日发布的“中国航天日”宣传海报,让网友直呼“浪漫”!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浪漫。这份浪漫,  ①   (yán)续上千年。就像海报中所呈现的,古往今来,(    )是神话传说中的“飞天”,还是航天事业的逐步推进,(    )承载着中国人对浩   ②   (hàn)宇宙的向往。飞到遥远星河,揭开其神秘面纱,多么美妙而浪漫的经历。中国人是懂浪漫的。看看这些充满诗意和寓意的命名吧:“神舟”,意为“神奇的天河之舟”,又是“神州”的   ③   (xié)音;“天宫”,是炎黄子孙关于天阙最美好的想象;“嫦娥”“羲和”等,来自古典神话故事或诗词……浪漫的名字,连接古与今,沟通天与地,有网友感   ④   (kǎi)“中国航天是会取名的!”浪漫,在于飞天神话变成现实。曾经(    ),如今近在眼前。每一次叩问苍穹,都令人(    )。
  (摘自马若虎《把中国人特有的浪漫写在太空》,有删改)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④处相应的汉字(请写正楷字)(4分)。
  ①_______(yán)续    浩②_______(hàn)    ③_______(xié)音    感④_______(kǎi)
  (2)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不仅  也  遥不可及  心血来潮 B.不仅  都  遥遥无期  心潮澎湃
  C.无论  都  遥不可及  心潮澎湃 D.无论  也  遥遥无期  心血来潮或
  (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你提出恰当的修改意见或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3分)
  3.名著阅读交流。(6分)
  (1)请你补充表格中的内容。(3分)
  阅读策略 内容呈现
  关注主题 小说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①_________”主题。
  关注人物形象 作者在塑造人物时,非常注意表现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例如鲁智深和李逵,同是疾恶如仇、②_________、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但鲁智深③_________、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2)女作家赛珍珠将《水浒传》翻译为“All Men Are Brothers(四海之内皆兄弟)”,如果让你从宋江、武松中选一人做你的“兄弟”,你会选择谁?简要阐述。(3分)
  【要求:(1)要有人物的相关事件:(2)要有人物性格特点的概括。】
  二、阅读(64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4-5题。(6分)
  【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除夜野宿常州城外①【宋】苏轼
  行歌野哭②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释】①当时苏轼奉命往常州、润州一带赈饥,除夕夜宿于常州城外。②野哭:百姓哭于郊外。
  4.下面对这两首诗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转”“低”是指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
  B.【甲】词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情绪发生转变,词人感悟到,月圆人团圆是自然常理。
  C.【乙】首联写除夕夜远处灯火、疏星渐趋暗淡的情景,营造了除夕夜昏暗冷清的氛围。
  D.【乙】诗“野哭”“病眼”“苦思”“残灯”“孤舟”诸语,冷寂愁郁,令人望而生悲。
  5.【甲】词中,苏轼在中秋夜“无眠”,【乙】诗中,苏轼在除夕夜“不眠”,同是睡不着,两者的原因有何异同,请你简要概括。(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