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2840字。
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1~9课。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焦裕禄出生于兵荒马乱、战火频仍的旧社会,生活贫困。抗日战争期间,他被日军暴打,并作为“特嫌”被关进监狱,后来被送到抚顺煤矿当特殊劳工。繁重的劳动,非人的生活,他被折磨得皮包骨头。1946年,24岁的焦裕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焦裕禄作为有土改经验的干部被抽调到南下工作大队前往新解放区开展工作。在河南省尉氏县,他积极参加剿匪反霸斗争,领导人民进行土地革命,赢得了当地群众的称赞。淮海战役打响后,焦裕禄带领一千多人,历尽艰苦,最终把战略物资送到了前线。
新中国成立后,焦裕禄先后担任尉氏县大营区副区长、区长,团县委副书记等职务。1953年6月,焦裕禄被抽调到洛阳矿山机器厂参加工业建设。1962年6月,由于工作突出,焦裕禄被调到河南省尉氏县担任县委副书记。同年12月,他又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先后任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
20世纪60年代,兰考县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肆虐。大批灾民外出逃荒要饭,工农业生产形势严峻。焦裕禄没有被巨大的困难吓倒,以“不改变兰考面貌,死不瞑目”的决心和斗志,带领全县人民向“三害”发起猛攻。
焦裕禄带领干部群众深入“三害”第一线,由于长期劳累而积劳成疾,他的肝病不断恶化,直至肝癌晚期,他依然坚持工作。弥留之际,他向组织提出死后把他埋在沙丘上,以便看着兰考人民把“三害”治好。
焦裕禄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初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铸就了伟大的焦裕禄精神。
焦裕禄以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深沉挚爱,燃尽了生命之火,铸就了一座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是焦裕禄精神的最经典概括和最本质表达。
亲民爱民。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焦裕禄深入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自己当作人民的儿子,而且发誓做人民的孝子。
艰苦奋斗。焦裕禄到兰考县后,面临的是两手向上、依赖救济,还是艰苦奋斗、改变兰考县面貌的两难境地。长期革命斗争炼就的顽强意志,使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科学求实。焦裕禄坚信“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坚持扎根基层、深入群众,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为人民办实事、求实效。他一连几个晚上住在肖位芬的牲口屋里,向这位老饲养员请教改变兰考县面貌的办法,知道了沙土窝里能种泡桐树(焦裕禄当年组织种下的泡桐树如今长大成林,被称为“焦桐”),能挡风压沙。
迎难而上。焦裕禄以“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大无畏气概,和“三害”展开了猛烈斗争,发出“不达目的,我死不瞑目”的铮铮誓言。1963年夏季,大雨下了七天七夜,面对大雨和洪水,焦裕禄说:“嗬,洪水啊,等还等不到哩,你自己送上门来了。”为了查清全县低洼处水的流势,他带着办公室的三位同志冲进了危险的洪水激流中。同志们为他撑着伞,他画了一张又一张水的流向图。
无私奉献。焦裕禄对自己、对家人从严要求,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以自己廉洁奉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道德风范。1963年春节,焦裕禄在兰考县委墙上的福利救济名单里看到了自己的名字:焦裕禄,救济60元。他对这件事非常重视,随即召开了机关党员大会,他态度坚决地说:“分给我的救济,我一分钱也不要。”他接着又说:“兰考是个重灾县,人民的生产、生活都很困难,我们时时、事事应该首先想着群众。”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抗日战争期间,焦裕禄被日军暴打,被关进监狱。焦裕禄出狱后带领一千多人,历尽艰苦,最终把战略物资送到了抗战前线。
B.焦裕禄在兰考积劳成疾,他的肝病不断恶化,但他依然坚持工作。他一心想着把“三害”治好,并希望自己死后被埋在沙丘上。
C.焦裕禄同志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深受人民群众爱戴,所以他自始至终与老百姓同呼吸、共命运。
D.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锤炼担当气概是最重要的。我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建功必须有我”的担当,以身作则。
2.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焦裕禄精神是可以跨越时空的,焦裕禄精神能够鼓舞我们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B.焦裕禄铸就了一座精神丰碑,焦裕禄精神的形成离不开他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
C.习近平总书记说他们那一代人是深受焦裕禄同志的事迹教育成长起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曾几次亲赴兰考重温焦裕禄事迹。
D.当前我国面临各种风险挑战,我们要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不惧风险、迎难而上的精神气概,不顾及个人利益和身体状况。
3.根据材料,下列选项不属于“弘扬焦裕禄精神”范畴的一项是( )(3分)
A.工作中不怕矛盾复杂,不怕任务艰巨,不怕责任重大,敢于挑起重担。
B.领导干部严于律己,教育身边人时时自重、自警,处处慎欲、慎微。
C.工作中努力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任务,以上级领导的满意为工作标准。
D.与群众同甘共苦,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把老百姓当作衣食父母。
4.班级学习小组开展关于“焦裕禄精神”的探究学习活动,你将在活动上进行发言。请依据材料,从三个方面写出你的发言提纲,要求简洁、准确。(4分)
5.1990年,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创作了《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其中有“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的词句。有评论认为这些词句蕴含着“焦裕禄精神”,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狄更斯
我当时十分清楚,要是我自己不采取行动,我就没有逃离这种生活的希望。谋得斯通小姐很少给我来信,谋得斯通先生更是只字未写。他们只给过我两三包现成的或修补过的衣服,由昆宁先生转交给我。每次只在里面夹个字条,上面写的大意是:简•谋希望大卫•科努力工作,专心尽职——我除了老老实实安心做个苦力外,是否还有别的什么指望,他们连一丁点儿暗示也没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