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420字。
9.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练习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六州歌头
张孝祥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①。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②纵横。看名王③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④,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⑤,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⑥。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⑦。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注】①膻腥:牛羊的腥臊气,此指被金兵所玷污。②区(ōu)脱:汉时匈奴筑土室以守边,叫区脱,此指敌人哨所。③名王:少数民族中的著名将帅。④埃囊:尘封和虫蛀(指箭上的羽毛)。⑤干羽:干盾和翟羽,舞者所执的道具。怀远:用文德以怀柔远人,谓朝廷正在向敌人求和。⑥若为情:何以为情,即今语“怎么好意思”或“不难为情吗”。⑦翠葆霓旌:指皇帝的车驾。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写淮河成为边界,面对隔水国土沦为金兵占领区的形势,作者悲痛难抑。
B.“当年事”当指汴京失陷的“靖康之变”,“殆天数”中蕴含着无限沉痛。
C.下片承上片渲染的景象而来,表达了空怀报国壮志却苟延岁月,一事无成的无奈。
D.“冠盖使”们为国事鞍马劳顿,相形之下,作者为自己不能为国分忧难为情。
2.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样,这首词也是一首爱国豪放词。试分析这两首词所抒发的情感有哪些异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怀古抒情,词人以“千古江山”起笔,气势豪迈,喷薄而出。
B.词的下片借古事影射现实,寓议论于叙事之中,既有警示又暗含忧虑。
C.本词在短小的篇幅之中蕴含了丰富的内容,体现出作者深切的思索和博大的胸怀。
D.本词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同为怀古词,意境上均雄浑壮阔,抒情上多直抒胸臆。
4.本词用典贴切,寄意深远。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5.下列对这首词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古江山”四字贯通古今。“千古”是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