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题,约16090字。
九年级语文检测试卷
(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 默写。
(1)自然美景充满诗情画意。毛泽东的“______,______”(《沁园春•雪》)用比喻的修辞、化静为动的手法展现了北国的壮丽奇观,表现了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白居易的“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描绘了花朵纷繁、春草鲜嫩的景象;杜牧的“______,______”(《江南春》)描绘了莺鸟啼鸣、酒旗招展的风光。
(2)吟咏古诗文可以陶冶情操。范仲淹的“______,______”(《岳阳楼记》)表现了滕子京虽遭贬谪但仍勤于政事,取得了显著政绩,让同学们感受到他在逆境中的积极态度和博大胸怀;杜甫的“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诗人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答案】 ①. 山舞银蛇 ②. 原驰蜡象 ③. 乱花渐欲迷人眼 ④. 浅草才能没马蹄 ⑤. 千里莺啼绿映红 ⑥. 水村山郭酒旗风 ⑦. 政通人和 ⑧. 百废具兴 ⑨. 安得广厦千万间 ⑩.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驰、渐、蹄、莺、旗、政、具、厦、庇、俱”等字词容易写错。
2.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就在此刻,
你——悲哀的诗人呀,
也应该拂去往日的( )
让希望苏醒在你自己的
久久负伤着的心里:
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
在明朗的天空下
已复活了!
——( )也已成为记忆,
在它温热的胸膛里
重新漩流着的
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一九三七年七月六日 沪杭路上
——《复活 土地》(节选)
我奔 chí
依旧乘着( )的轮子
太阳在我的头上
用不能再比这更( )的光芒
燃 zhuó着我的肉体
由于它的热力的鼓舞
我用嘶哑的声音
歌唱了:
“于是,我的心胸
被火焰之手撕开
陈腐的灵魂
搁弃的河畔……”
这时候
我对我所看见 所听见
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宽怀与热爱
我甚至想在这光明的际会中死去……
一九三八年四月 在武昌
——《向太阳》(节选)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拂( )去 奔chí( ) 燃zhuó( ) 搁( )弃
(2)依次填入诗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忧郁 苦难 强烈 热情 B. 忧郁 苦难 热情 强烈
C. 苦难 忧郁 热情 强烈 D. 苦难 忧郁 强烈 热情
(3)以上两首诗(节选)的作者是______,他的成名作是《______》。
(4)阅读以上两首诗(节选),联系诗人的其他作品,回答问题。
①20世纪30年代,作者诗歌中有哪两个主要意象?
②这两个意象分别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学校九年级将开展“君子自强不息”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到活动中来,完成以下任务。
(1)下面是同学们为本次活动收集的宣传标语,不符合活动主题的一项是( )
A. 人生有困境,自强是良方。 B.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 胸有凌云志,男儿当自强。 D.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请结合下面材料,谈谈你对“自强不息”精神内涵的理解。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3)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活动心得,其中有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甲】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自强不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作为承载未来的中学生,我们应当树立远大理想,永远奋发向上。同时,在学习上,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乙】与时俱进,自强不息,不断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前进。让我们行动起来,将自强不息的精神发扬光大!
①【甲】处画线句子缺少主语,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
②【乙】处画线句子语序不当,应将“______”与“______”调换位置。
(4)这位同学将上面修改好的文段作为演讲稿的结尾,演讲时他应选择( )的语调来讲演。( )
A. 清新明快 B. 舒缓平静 C. 铿锵有力 D. 悲壮豪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