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98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二)
九年级语文学科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29分)、第II卷(非选择题91分)两部分;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考生将试题答案写到答题纸上,请规范书写。
第I卷(选择题,共29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完成1-5题。(共11分)
1. 下列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玄虚xuán 渺茫miǎo 折扣zhé 孜孜不倦zī
B. 停滞zhì 压榨zhà 汲取jí 锲而不舍qiè
C. 相公xiàng 侥幸jiǎo 作揖yī 不言而喻yù
D. 簇新zù 捷报jié 隧洞suì 血雨腥风xīng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D.簇新zù——cù;
故选D。
2. 填入下面语段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塔建交30年来,两国关系取得跨越式发展,达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性高度。塔方最早同中方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双方率先建立发展共同体和安全共同体,是__________的铁杆朋友。__________的政治互信、坚定有力的相互支持是中塔关系__________的最宝贵经验。中方愿同塔方一道,__________,推动中塔关系取得新发展。
A. 不负众望 惺惺相惜 长盛不衰 承前启后
B. 名副其实 牢不可破 历久弥坚 继往开来
C. 名副其实 惺惺相惜 历久弥坚 承前启后
D. 不负众望 牢不可破 长盛不衰 继往开来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一空: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句中形容中塔双方是真正意义上的铁杆朋友,用“名副其实”恰当;
二空:惺惺相惜:性格、志趣、境遇相同的人互相爱护、同情、支持。牢不可破:坚固、紧密不能摧毁或拆开。亦形容人的意志坚定或态度固执,不能动摇。句中与“政治互信”搭配,用“牢不可破”恰当;
三空:长盛不衰:长久兴盛而不衰败,比喻长时间保持旺盛的势头。一般用来形容文化、节日、传统等。历久弥坚:经历时间越长久,越显得坚定不移。句中形容相互支持是两国关系长久以来愈发坚定不移的保证,用“历久弥坚”恰当;
四空:承前启后:承接以前(过去)的,开创今后(未来)的。继往开来:继承前人的事业,并为将来开辟道路。句中形容两国愿继承过去的事业,并未以后的关系进一步发展,用“继往开来”恰当;
故选B。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②一首渐渐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融融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③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④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急了满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的飞絮。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D.有误,“一声雷……”“一阵杜鹃啼……”“一阵风起……”是三个并列的分句,故“满城杜鹃花”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分号;
故选D。
4.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千秋伟业,人才为先。②让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决策层需要统筹协调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以优质教育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更多源头活水。
③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从数量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技术技能密集型转变。④建设学习型社会,国家让人人享有公平的学习机会、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及终身的配套服务,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C.③句成分残缺,在“高质量发展”后添加“阶段”;
故选C。
5. 对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玉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A. 这首词题为“壮词”,“壮”字形象地描绘了抗金部队的壮盛军容、豪迈意气、壮阔的战斗生活,道出了英雄渴望杀敌报国的一片壮心。
B.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运用典故,写出了将士们奏乐吃肉的场面和轻松悠闲的边塞生活。
C. 词的上下片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