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650字。

  曲靖市2023-2024学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全卷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杭州亚运,既是与中华文化的深度            ,也是一场充满青春活力的竞技盛会。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杭州挥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杭州有三大世界文化遗产,“运河两岸柳成荫,浪渚曙光千里耀。西子三潭波映月,天堂秀色九州奇”就是对这些文化遗产的赞美。此外,杭州还有包括民间文学、传统手工技艺、民俗在内的九十九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承载(zài)着独特的人文价值,同时彰显着古老中国历久弥新的文化影响力。因此,杭州可谓是            的“世界遗产之城”。
  杭州在历史长河中镌刻下属于自己的印记,也让期盼已久的亚运圣火在这里重焕生机。让人的心砰砰直跳的夺冠(guàn)时刻,观众们震耳欲聋的加油呐喊,志愿者满腔热忱(chéng)的努力付出,媒体人入木三分的热点时评……这些都令我们印象深刻。
  众志成城办好亚运,是每个人的期待,即使筋(jīn)疲力尽,也要以功成有我之心、锐不可当之势点亮亚运盛会。我们从心里由衷感叹:亚运精神似烈火,点燃了体育健儿激扬的斗志;亚运精神似微风,吹起了杭州人民的殷切的希冀;亚运精神似流水,浇筑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这场盛会,是全中国全亚洲的盛会,每个人都为它交上了一份圆满的答卷。
  1. 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载(zài) B. 冠(guàn) C. 忱(chéng) D. 筋(jīn)
  2. 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竞技 B. 彰显 C. 镌刻 D. 砰砰直跳
  3. 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偶遇 无论 都  受之无愧 B. 邂逅       无论       都         当之无愧
  C. 偶遇 不仅 而且 受之无愧 D. 邂逅       不仅       而且      当之无愧
  4. 对文中划线句子病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合逻辑 B. 语意重复 C. 搭配不当 D. 句式杂糅
  【答案】1. C    2. D    3. B    4.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C.忱(chéng)——chén。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D.砰砰直跳——怦怦直跳。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
  偶遇:指不经意的相遇,未经安排的相遇。邂逅:指两个以前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并没有约定,就毫无预兆的就碰到了一起,有了交集。结合“杭州亚运,既是与中华文化的深度    ”可知,句中所填词语是用于形容杭州亚运与中华文化碰在了一起,有了交集,故应选填“邂逅”;
  “无论……都……”表条件关系,“不仅……而且……”表递进关系。结合“     是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承载(zài)着独特的人文价值”可知,前后句构成条件关系,故句中所填关联词语应为“无论……都……”;
  受之无愧:指得到奖励或荣誉没有什么可惭愧的。当之无愧:指担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而无须感到惭愧。结合“因此,杭州可谓是    的‘世界遗产之城’”可知,句中所填词语是用于形容杭州担得起“世界遗产之城”的称号,故应选填“当之无愧”。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结合“我们从心里由衷感叹:亚运精神似烈火,点燃了体育健儿激扬的斗志”分析,句中“从心里”和“由衷”语意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
  故选B。
  5. 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著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②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④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落出点粉色。
  ⑤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A. ⑤①③②④ B. ③①⑤②④ C. ③①②④⑤ D. ⑤①③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