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570字。
黄冈市2023年秋季八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抽测
语文试题
黄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将选择题(1—5、14、17、22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指定题号里;将非选择题的答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一)语文基础(10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诘(jié)责 禁锢(gù) 辟(bì)邪 屏(píng)息敛声
B. 翘(qiào)首 劳碌(lù) 锃(zèng)亮 惟妙惟肖(xiāo)
C. 抵赖(lài) 炽(zhì)热 推崇(chóng) 杳(yǎo)无消息
D. 踌躇(chú) 遒(qiú)劲 悄(qiǎo)然 深恶(wù)痛疾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屏(píng)息敛声——bǐng;
B 翘(qiào)首—— qiáo,惟妙惟肖(xiāo)——xiào ;
C. 炽(zhì)热—— chì;
故选D。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2024港商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将通过走访调研、商贸对接、头脑风暴等活动,为京港两地企业搭建创新对接平台,促进京港两地合作发展。
B.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过的文明,中华文明的发展和起源就是一个多元一体发展和形成的过程,有着深厚的土壤和丰富的根系。
C. 红安县南门河闸是黄冈市实施除险加固的第一座内河水闸,在更新改造工程中,将红安的红色文化、古色文化融入其中,深得市民的广泛好评。
D. 为了推进智慧旅游融合创新发展,文化和旅游部开展了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推荐遴选暨培育试点工作,推行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B.“发展和起源”语序不当,应为“起源和发展”;
C.“在更新改造工程中”缺少主语,“将”前面加上“南门河闸”;
D.“推行……发展”搭配不当,应为“推动……规模化发展”。
故选A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央视2023年压轴大戏《问苍茫》以历史为题材,以鲜活的青年伟人形象和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为特色,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的关注。
B. 为了解决水质不达标和内涝的问题,江苏省无锡市福山村村委会成员殚精竭虑,结合本地实际,用自然生态的方法打造“海绵乡村”,使村子变得水清岸绿景美。
C. 为了保护传承好文化遗产,陕西省西咸新区抓取文物特征并结合背后的故事,为文物设计卡通形象,拱手跽坐女俑、西汉鎏金铜马等文物的数字形象让人眼花缭乱。
D. 数智时代,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建设智能化的校园硬件设施,智慧教室、智能实验室、智能图书馆等教学相关场景络绎不绝,覆盖到了师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而有节奏。本句用来形容故事情节,对象误用,使用不恰当;
B.殚精竭虑:使尽了精力,费尽了心思。本句用来形容村委会成员的工作态度,使用恰当;
C.眼花缭乱:眼睛看到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本句用来形容文物的数字形象,不符合语境,使用不恰当;
D.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本句用来形容高校的教学场景丰富,对象误用,使用不恰当;
故选B。
4. 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伟大梦想”“全民健身”“日新月异”“中式养生”四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B.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的顺利交付展示了我国在装备制造和综合科技实力上的领先水平”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交付展示水平”。
C. 《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原称《太史公书》,作者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和文学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赞《史记》:“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