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980字。

  2023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共17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各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全卷书写(3分)
  营造书香氛围,建设书香校园,班级开展了系列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一、布置书香教室(14分)
  1. 学校的校训是“明志、博学、尚善”,请结合校训,参考示例给班级取名。
  [示例]日知班。每日有所知,方能博学长智。《论语》有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答案】示例1:博志班。少年博览群书、志向远大,是谓博志。《论语》有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示例2:宁远班。少年须宁静专心,一心向学,方能达成宏远目标,是谓宁远。《诫子书》有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示例3:向善班。少年当与人为善,见贤思齐,修身自律。《论语》有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拓展运用能力。要结合校训给班级取名。校训“明志、博学、尚善”的意思是“明确志向、学识渊博、崇尚善良美好”。结合示例“日知班。每日有所知,方能博学长智。《论语》有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可知,给班级取的名字应照应校训的内容,同时又出自名篇里的名句。
  例如:鹏飞班。少年如大鹏展翅高飞,应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志向。《上李邕》有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2. 本月班级优胜组的口号是“勇敢无畏、心胸开阔、情系家国”,他们选了匹配的诗句创作书法作品挂在墙上,请你为另两幅书法作品推荐合适的诗句。
  【答案】示例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示例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示例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示例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和与实际情境匹配能力。题目要求从已知的诗句中,或者从记忆中找出与特定口号相匹配的诗句,这需要对诗句的内涵有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将这些诗句与现实生活中的情境、主题或者口号进行有效的对应。
  示例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句诗出自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它描述的是江面宽广,风势顺畅,船帆高悬的景象。这既展现了心胸开阔的意境,也隐含着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精神,与“勇敢无畏、心胸开阔”的口号相契合。
  示例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句诗出自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它描述的是黑夜将尽未尽之际,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出春意。这句诗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表达了诗人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这与“勇敢无畏”的口号相呼应,同时,也展现了一种“心胸开阔”的态度,即无论遭遇多大的困难,都坚信新的希望和生机就在眼前。
  示例3/示例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解析:这两句诗均出自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前一句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迈体弱,但依然心系国家的壮志;后一句则通过梦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边疆安全的深切关注。这两句诗都充分体现了“情系家国”的主题,与优胜组的口号高度一致。
  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如图是班徽草图,设计班微 同学提供了以下三种主体图案,你建议选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答案】示例1:选A。菊花既寓意坚韧的生命姿态,又象征高洁向上的品质,与班徽上的“奋发、向上”相匹配。
  示例2:选B。图案既像扬帆起航的小舟,又似展翅翱翔的飞鸟,寓意着乘风破浪的勇气,奋起昂扬的姿态,与班徽上的“奋发、向上”相匹配。
  示例3:选C。树苗代表蓬勃的生机,象征同学们汲取养分,茁壮成长,与班徽上的“奋发、向上”相匹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图案寓意理解。解答时,首先要理解不同图案所代表的含义,然后根据给定的班级精神或文化(如“奋发、向上”),选择最合适的图案作为班徽的主体。这既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考查了他们的分析能力和选择能力。
  如果选择A,菊花作为主体图案,它的寓意是坚韧和高洁。菊花在寒冷的季节依然能够开放,展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也象征着高洁的品质。这与班徽上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