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70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题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题规定的位置。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非选择题时,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 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春在 ,松软的泥土散发着香气,冬憩后鲜腴的麦苗儿精神 , ,展现出一派 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与土地和密匝匝麦苗的血液相融,阳光也不那么炽热。春在河畔,碧波清荡,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与之濒临的柳丝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让人 。春在天空,燕语呢喃,蝴蝶翩跹,人们 ,设计出形态各异的风筝在空中飞舞,浓浓春意 在洁白的云朵间,甜脆笑声穿梭浩渺九天。春在果园,红杏流水,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甜和芬芳,踏春的人们 , 欣赏美景。
1.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鲜腴(yù) 盎然(àng) B. 密匝匝(zhā) 婆娑 (suō)
C. 炽热(chì). 翩跹(xiān) D. 濒临(bīng) 酝酿 (niàng)
2. 上面语段横线处填写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田畴 换发 B. 油光可鉴 蓬勃
C. 眼花撩乱 自出心裁 D. 弭漫 摩肩接踵
【答案】1. C 2.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A.鲜腴(yù)—— yú;
B.密匝匝(zhā)——zā;
D.濒临(bīng)——bīn;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A.换发——焕发;
C.眼花撩乱——眼花缭乱;
D.弭漫——弥漫;
故选B。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最近法院审结的“6??26”伪卡金融诈骗案,罪犯诈骗所得资金之巨,受骗人群范围之广,案件影响之大,无不令人如梦初醒。
B. 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明,中国书法承载着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与担当,任重道远。
C. 她扮演一位英雄的母亲,言谈举止,无不惟妙惟肖。
D. 博山焦裕禄纪念馆的墙上悬挂着习近平总书记写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其中“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一句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如梦初醒: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比喻从糊涂、错误的境地中刚刚醒悟过来。使用正确;
B.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遥远。比喻责任重大,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使用正确;
C.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使用正确;
D.振聋发聩:意思是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表达的是对焦裕禄的赞美,并不具有唤醒糊涂麻木的人的力量,使用错误;
故选D。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对于云旅游这种新兴的旅游方式,约62%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其存在过度美化之嫌,不真实。
B. 在青少年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有助于让他们懂得“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的价值理念。
C. 随着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小镇青年创造了更多条件,提供了更多机会。
D. 青少年应成为体育强国建设的积极开拓力量,关注体育,享受体育,参与体育。
【答案】B
【解析】
【详解】A.前后矛盾,应删去“约”或“以上”;
C.成分残缺,应删去“随着”;
D.语序不当,应将“享受体育”和“参与体育”调换位置;
故选B。
语文实践活动。 (4分)
5. 请根据我国传统节日的特点,在横线上续写两个句子。
好传统我们代代传承。春节,我们贴福舞狮共贺新禧;清明,我们踏青祭祖缅怀先人; , ;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