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0题,约16240字。

  高三四轮检测语文试题
  2024.05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传统纹样作为优秀的艺术资源,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理想和造物智慧,具备无限转化的可能性。随着生产与生活媒介的变化,单一化、平面化的展现形式已然无法满足当今多元化的文化传播需求。传统纹样的现代设计与应用,可以通过多形式、多维度的综合艺术尝试,将纹样的“形之本”与“神之美”进行创造与活化,实现传统美学在当代语境下的创新发展。
  对于“形”与“神”二者辩证关系的探讨是独属于东方的艺术范畴。早在东晋时期,著名画家顾恺之就提出“以形写神”的艺术主张,其思想在后世得到了进一步继承与发扬,自始至终在中国画论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东方艺术传统中的“形神”美学特质,强调存于笔先、画尽意在、融化物我、创设意境,最终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传统纹样的当代转化路径,应是一种注重形态美学和象征意义双重表达的文化营造,不应停留在机械的二维图形的形式照搬层面,而应“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重构新的图案艺术。
  中国图案的意匠精神提示我们,纹样的创新创作不可一味模仿自然,而要善于做自然的主人,将山水、花鸟等自然形象变化为抽象的点线,从而提炼出有意味的图式。比如,2022年北京冬奥会主席台部分视觉呈现和空间改造中,设计团队以“燕山雪花大如席”作为主题理念,把整个燕山山脉的形状和走势以一种极简而全新的纹样方式呈现出来。纹样图案融合了山脉、雪花等自然元素,以及长城、烽火台等建造元素,经过现代化抽象处理。进一步与空间设计相结合,从而呈现出融合冰雪文化特色的中国式美学意境。
  舞台美术设计中,纹样造型的使用不能拘泥于图案原型的剪贴、拼接、组合,而是应该根据需要将其变形、抽象和综合。比如,2023年总台春晚以“满庭芳”为主题的整体设计,将中国传统纹样“宝相花”融于场景设计之中,获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可。此装置的平面构成灵感来源于中国唐代图案,结合敦煌壁画中的图形元素,从而形成一个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图案。在整个舞台美术设计上,设计团队提取吊顶装置的核心元素与动态装置充分融合,将“宝相花”的对称之美化生出全新的、多样的格式,展现出变幻万千、绵延不息的美学意象。
  (摘编自《传统纹样的当代活化》)
  材料二
  汉字以取法自然物象为本源,带着上古时代的原初意象。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汉字虽由图画历经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变化,但以形来表意象物的特征不变。
  汉字直接以美的艺术线条呈示于人,并通过与汉字谐音的具象,表达出独特情感。汉字的构字之法中,象形是最原始的方法。人类为传达信息、表达思想,把客观事物的外形特征浓缩为图形化的线条。图形正是形象地把握世界的方式,而且是一种基本的纯化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生产与生活媒介的变化,传统纹样单一化、平面化的展现形式将无法满足当今多元化的文化传播需求。
  B. 北京冬奥会主席台部分的纹样图案融合了山脉、雪花、长城等元素的“形”,经过现代化抽象处理,呈现出中国式美学的“意”境。
  C. 汉字以取法自然物象为本源,带着上古时代的原初意象,虽历经多种形体的变化,但以形来表意象物的特征不变。
  D. 图形是人类为了传达信息、表达思想把客观事物的外形特征浓缩为图形化的线条,形象地把握世界的一种的纯化方式。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形”与“神”辩证关系的探讨是独属于东方的艺术范畴,有“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等说法,而后者的意义大于前者。
  B. “满庭芳”整体设计的灵感来源于中国唐代图案和敦煌壁画中的图形元素,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C. “耦”字背后的生活画面赋予“耦园”以无穷的魅力,这恰恰证实了汉字浓缩了远古真实丰富的生活画面。
  D. 中国园林中大量采用谐音取象以求吉,比如,元末隐士曹善诚效法云林的“洗梧园”,筑园名“洗梧”,以表明心迹。
  3. 下列选项,不能支撑材料一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北京冬奥奖牌的外围图案来自于中国传统的“冰梅纹”,设计者将寒冰、白雪、梅花三种意象巧妙融合,把传统元素演绎出时尚魅力。
  B. 2024年春晚创意节目《年锦》的舞台美术设计,从汉唐宋明4个朝代的代表纹样中提取具有美好寓意的自然纹样,展示民族文化。
  C. 北京奥运火炬,从自然形象中提取祥云元素,经过设计转化为祥云纹样,寓意和谐共融,传达着浓郁的中华韵味。
  D. 艺术家常沙娜善于从大自然的花卉形态中汲取丰富多样的图案造型,将自然花卉作为图案造型的补充,形成了独有的装饰图案。
  4. 徽标和汉字一样,都具有表意象物的特征,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材料二首段文意的一项是(   )
  A.  B. 
  C.  D. 
  5. 材料一为传统纹样“形之本”与“神之美”的创造与活化提供了哪些路径?请简要概括。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传统纹样单一化、平面化的展现形式”错误,因果关系不成立。由原文“随着生产与生活媒介的变化,单一化、平面化的展现形式已然无法满足当今多元化的文化传播需求”可知,原文说的是“单一化、平面化的展现形式”将无法满足当今多元化的文化传播需求,而不是“传统纹样”。
  故选A。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拜谒陈子昂
  杨献平
  ①在去射洪之前,对于名闻天下的陈子昂,我是有些轻视的。总以为其开一代诗风,成一代“诗骨”不过是“凑巧”和无意中的“误打误撞”。参拜了陈子昂墓,浏览了他的历史陈列馆后,我感到羞愧。陈子昂生平事迹令我遽然明白,在古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