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9340字。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检测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材料一: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的整个历史衍化过程,其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我们今天研究诸子之学,要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特别是近代以来,“接着讲”无法局限于原来的范围,因为它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应该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照着讲”和“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和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更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材料二:
  “兼爱”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兼爱”就是“远施周遍”的爱。它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阻止“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傲贱,诈必欺愚”(《墨子•兼爱中》)的霸道行为,使穷苦人民和弱小的诸侯国家能摆脱灭亡的命运。“兼爱”着眼于实利,没有停留在空泛的道德说教上。对穷苦人民“兼爱”,就要实现“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墨子•非命下》),就要做到“为万民兴利除害”。对弱小国家“兼爱”,就是竭力帮助它不受大国的侵略。
  “兼爱”说是对儒家“仁爱”说的突破。孔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照着讲”注重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主要是为了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为后继的思想发展提供理论之源。
  B.“接着讲”不仅要突破诸子之学原有的内在品格,还要突破诸子之学原有的思想范围,并实现与西方思想的逐步融合。
  C.墨子的“兼爱”思想具有清晰的历史渊源,它超越了儒家“仁爱”的保守和狭隘,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思想的创造性。
  D.康有为和孙中山都有超越国界建设“大同社会”的理想,但实行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二人提出的设想有着很大的区别。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照着讲”和“接着讲”的内涵完全不同又无法分离,二者呈现出辩证统一的关系。
  B.要实现世界文化的交融与发展,有必要把“诸子之学”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C.材料二多次引用《墨子》的原句来阐释“兼爱”思想,这本身就是“照着讲”的体现。
  D.“兼爱”大同思想过于理想化,脱离社会实际,所以中国历史选择儒家作为正统思想。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符合材料一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
  A.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B.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C.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D.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
  4.为什么说墨子的兼爱思想“给大同社会绘制了详细的蓝图”?请结合材料二举例说明。
  5.面对当前全球发展的“四大赤字”(指治理、信任、和平、发展赤字),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呼吁“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四个坚持”:坚持公正合理,坚持互商互谅,坚持同舟共济,坚持互利共赢。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北上(节选)
  徐则臣
  先听见波浪拍击船帮的声音,意大利人小波罗①醒来。头脑昏沉,四肢极不清爽地酸疼,肉肉地,闷闷地。窗外传来悠远高亢的说话声。他尝试着扒住窗框。
  无数的中国人正在挖河筑堤。男人们一例短打②,辫子缠在头上或者脖子上;年轻的裸着上身,裤子卷到膝盖处;有穿草鞋的,更多人打着赤脚;牵绳的,测绘的,挖土的,抬泥的,推车的,拉车的,下桩的,打夯的,穿梭往来,不亦乐乎。当官的挺着肚子站在高处,陪同者伸直手在比画,风吹起他们的衣角和胡须。也有女人出没其间,拎汤罐端瓷碗,给干活儿的男人送水送饭。河道宽阔,堤岸高拔,新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